撰文/ 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仍然复杂。汹涌的疫情面前,各媒体不时爆出 “XX研究发现XX药具有抗病毒作用,XX专家推荐用于新冠肺炎治疗”,似乎众多“特效药”都已触手可及。但现实情况远没有那么乐观。已修订到第五版的诊疗方案中明确指出:“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抗菌药物要求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态度可谓慎之又慎。
当下针对新冠肺炎病人,仍然是以隔离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即便最被专业人士看好的美国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韦,也还只是一种在研药物。该公司声称,迄今为止仅有极少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使用过该药,疗效及安全性尚无充分了解,也未获得世界上任何国家的认证。据报道,该药将在中国一些指定的医疗机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式开展临床试验,离正式的临床应用还有一段时间。此前也有报道称,李兰娟院士推荐的两种药物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有抗病毒效果,但这是体外细胞实验显示的结果,在人体实验是什么情况还很难说。有专业人士认为,这两种药物在人体内浓度很难达到要求。
当下,人们对于特效药物的殷切期盼可以理解,但在面对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时,也要保持理智。我们对于病毒本身以及相关肺炎病症的认识还在不断变化,研发特效药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在“旧药”当中筛选可能有效的,也需持续验证。
综合各媒体报道发现,很多所谓“进展”“新成果”都是在“打擦边球”,有的只是有个初步实验结果,还没深入论证,就宣布“这药接近临床应用了”。实际上,抗病毒药物在研发过程中,体外实验有抑制作用和在人体内有效还差很远。药物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健康,任何新药从申报立项到最终上市、临床应用都要经历一段严苛的流程,比如基础成分的研究分析、动物实验、人体临床试验、产业化中试等多项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相关机构的检定、审批,所花费的时间动辄十来年甚至更长,而研发投入则可能是天文数字。新药研发高投入、高风险,既可能因为技术原因造成研发失败,也可能最终得以问世,却因市场接受度低或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者而乏人问津。也因此,具有原创性且被市场高度认可的药物,往往能让研发企业坐享很多年的红利。当然,这种红利不是轻易能获得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新药的研发审批当然也应有些“特殊待遇”,但研发各个流程却绝不能省。针对媒体报道的各种抗病毒“特效药”,钟南山院士就表示,临床试验可以加快绿色通道,但必须走程序。“很多实验室找到一个苗头,就希望马上完全进入临床,这个要小心,伦理审查一定要通过。临床医生还是要按临床的规矩来做。”
在当下,无论是科研机构、企业,还是科研人员,不能因为公众期待就放弃相关的科学规范或流程,降低标准,便宜行事。实践也会证明,通过媒体包装、炒作的方式获得的“口碑”“流量”很难持续。毕竟,科学讲究实证,没有可靠的证据,吹得再天花乱坠也没用。■
来源:2020年2月17日北京科技报《战“疫”》应急科普特刊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