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先于自我意识产生,有了意识才会有自我意识。
——自我是个过程,努力去控制,整合,弄懂经验并不是自我的某种功能,而是自我本身。
语言,文字及一切其他的人造信息,包括数字符号等,都是人的意识的具像化载体。在逻辑上,抽象背景下的抽象意识具像出了现代社会。而我们了解人的意识往往是通过具象后的抽象来了解的,换言之我们了解他人的意识是通过行为和行为的结果来理解的。
作为科普作品来说,我们应该了解到大脑的分布式加工——我们左右脑信息加工的机制不同,所以我们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意识,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右侧大脑是"不会说话"的但它什么都知道,基于此右脑意识的呈现和左脑是不同的,就像抽象艺术那样。换言之,有些意识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当意识的载体的语言和工具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时,意识与我们对世界的"滤镜后"改变越来越密切,我们对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意识离不开大脑的"过滤",这时候就会出现自我意识,我们开始理解和思考自己,开始出现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也就是说,自我意识开始诞生。自我意识具有发展性,它不会突然产生,它会随着个体年龄增长以及语言等能力的发展而发展,具有一种发展性,基于此,自我意识有可能是终身发展的,并且随着个体与环境的联系日趋紧密而发展。
心理学中第一次提到自我意识的是詹姆斯,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他以"自我意识"来阐述他对自我概念和自我结构的理解。自我意识是心理学理论中最受关注的概念之一,但直到今天,自我意识仍然定义不明,概念模糊。尽管科学家已经可以应用诸如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成像fMRI,PET,弥散张量成像等技术解构大脑对自我信息参照加工的机制和结构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大脑主要对自我进行加工的脑区定位,例如内侧顶叶和内侧额叶皮层以及扣带回,纹状体,杏仁核等皮质下结构。
但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结构,自尊,自我控制,自我,等术语经常混用,也就是说我们用语言描述这些概念时是侧重性的,而不是交互性的。从广义上来讲,自我意识是自我概念和自我等;狭义上来讲,自我意识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尊和自我形象等。
学术界对自我意识的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有的是从表现形式和过程进行解释,也有的从自我意识的范围和对象进行解释。虽然各种表述是不一致,但有一点是大体相似的,即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自我评价,是客体对其自身的意识。
整体来说,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在实践中对自己,对其他人,对社会等关系的思维和意识活动。人是在发展中不断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反省自己并完善自己,这些都要通过自我意识来调节,控制,最终与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平衡。在个人观点上,我并不赞成单一用逻辑化认知来理解和分类我们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我们本为一体,所谓的与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平衡实际上就是系统问题。
人类大多数心理过程来自自我意识,我并不赞成我们和动物的区别仅仅在于自我意识——猴子不知道镜子里的自己是自己,所以我们和动物不同。我们的自我意识可能不仅仅是通过自我产生的,而是通过诸如共情和文化产生的。基于个体学习的困难重重和社会性学习的重要性,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可能与环境有关,这印证了我们和环境是一个整体。
自我意识的发展就是自我意识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有的理论把自我意识简单的分为私我意识,公我意识和社会焦虑。私我意识是个体察觉自己内部的想法和感觉,私我意识经常把内部感知,知觉,态度,观念的一致性联系起来,而这种一致性会与行为呈现高度正相关,当内在的认知受到外在冲击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信念的动摇就会让人产生不适。
另一方面,公我意识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客体来觉知。这种觉知是基于社会参照系的,例如从众,自尊,冒险,勇敢等个人特质。公我意识经常会将自我意识呈现出来,人们会尝试在大众前展示自己的私我,并获得反馈与结果来调整公众自我与个体自我的平衡。
研究发现,私下的自我意识更多的是和抑郁呈现负相关,与此相反,公共自我意识常与社会焦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将社会焦虑纳入自我自我意识体系中,认为这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在情境中的反应。人类是依恋时间最长的生物,通过社会情境来印证自我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功能,也是评估"关系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社会焦虑也反应了社会文化本身的重要性与人期望获得安全依恋关系的内在需要。
公我意识也分为两个维度,私我意识分为自我反省和内部参照后觉知,公我意识分为风格意识和外表意识。同样,过度内省也会导致焦虑和抑郁。自我意识能代表自我的各个方面,并且能够表现出自我的各方面的一种趋势,例如情感趋势。在自我意识的研究中,私我意识是指习惯性的注意自我中私密的方面,这是个体对自己内部的观察过程,公我意识则相反,我们知道别人可以观察到的部分。
社会焦虑则是指个体由于感知到他人的存在而引起的不安。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正相关,公我意识和社会焦虑正相关,而私我意识和社会焦虑负相关。在私我意识中自我反省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倾向性,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特质变量;而内部状态察觉被认为是一种状态变量,它容易被打断。在公我意识中,风格意识是指个人对其自我表现的行为层面的敏感性,以及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等;外表意识是指个人对其外表的关注程度。私我意识中特别是自我反省与心理疾病显著相关,而神经质人格会加剧这种表现。
国内学者倾向于将自我意识看作动态调试过程的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第一个系统倾向于自我认知,身体认知和心理认知,这就是自我概念,身体认知和心理认知是交互系统;第二个系统是对自我的评价系统,如自尊,后面我们会提到自尊是基于参照的,内部和外部参照后的评估;第三个系统是意志系统,它含有信念与策略等一系列的自我效能反映,这也通常是自我控制的部分。
自我图式在个体对于自我的认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经历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过程,才能真正完成对于自我的心理的认知,包括身体图式,外在形象,自我概念。人们最基本的运动功能大多与身体图式有关,例如对于周边空间定位以及运动时对自身的协调。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外在形象,延续了身体图式的功能表达和作用,并且延伸了对于自身基本的特征以及连续性认知。自我概念则是最后发展出来的功能结构,它不仅仅包括了上述两层含义,自我概念更重要的作用是个体对自我身心特征的整体认识。
对自身身体的意识时自我意识的基础。身体图式具有先天性,有一个先天种系性的一般的身体图式,其精确图式在后天学习中强化。自我形象的形成则是生理维度向心理维度的过度。作为评价系统的核心,自尊时个人对自我的评价。有研究者认为自尊时对自己价值的感受,也有研究者认为自尊是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的一种比较。简而言之,自尊是自我评价过程,并且包含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感受。
个体会在社会中找到对自身价值的评价,而这种评价不是简单的认知过程,必然包含着对于该评价的情感体现,这是自尊的一个核心。自尊会在社交中产生变化,自尊是一个人在所处环境中通过与他人之间的比较而产生的,这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处于新的陌生环境时,个体会因为这种不熟悉而产生焦虑情绪,所以个体通过自尊来了解自己在社群中的地位,可以保护自己,消除负面的情绪。
基于此,没有参照和比较,就不会有自尊的出现,同时自尊本身也会因为比较而体现出差异,最主要的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在现实中,自我理想的位置不一定与现实自我位置相同,这种差异会直接反映在自尊上,因为自尊是个人内在价值的体现,所以这种差异反过来也是一种动力因素,能促进自我的进步和发展。
自尊和自我一样是发展的,早起对自尊的研究将自尊是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长期不变的。随着后续研究发现,自尊可以随着个体所知觉的经验而产生变化,这表明自尊存在相对稳定又变化的特征,个体自尊会随着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化水平不断趋于稳定和成熟,但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在某些维度上自尊是稳定的,在某些维度上自尊是变化的;同样在某些维度上自尊能力是稳定的,在某些维度上自尊能力是变化的。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将注意力放在了自我调节活着自我控制上,研究了自我意识的自我效能对自我发展的影响。"自我是一个过程,努力去控制,整合,弄懂经验并不是自我的某种功能,而是自我本身"Loevigner提出了自我发展的七个阶段:
1,前社会的,共生阶段。此时还不能区分自我与外界客体,与母亲存在共生性关系。
2,冲动阶段,主要表现为受身体冲动所支配,行为一项几乎都是只想当前而非过去和未来。
3,自我保护阶段,人们能够采用某些首发使自己免受惩罚,不要被"抓住"
4,遵奉者阶段,当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个家庭,团体,社会,息息相关利益一致下,自觉而非逃避惩罚地去遵奉团体所接受的规则。
5,良心阶段,强烈的责任感和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不再用简单的二元对错思维。
6,自主阶段,认识到生活是有众多矛盾和冲突的,能正确和积极的处理冲突,而不是回避问题和推卸责任。
7,整合阶段,也是自我实现的阶段,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