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教授)
原则上尽可能少去或不去医院,除非必须立即就医的急症、危重症患者。如果必须就医,应就近选择能满足需求的、门诊量较少的医疗机构;如果必须去医院,公众只做必须的、急需的医疗检查和医疗操作,其他项目和操作尽可能择期补做;如果可以选择就诊科室,尽可能避开发热门诊、急诊等诊室。
若需前往医院,尽可能事先网络或电话了解拟就诊医疗机构情况,做好预约和准备,熟悉医院科室布局和步骤流程,尽可能减少就诊时间。
前往医院的路上和在医院内,患者与陪同家属均应该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如果可以,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
如果出现疑似症状,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首先,如果属于需要居家隔离的情况,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请立即上报并就医。
如果不需要居家隔离,建议按照以下流程先自我评估。
1.体温不超过38℃,并且没有明显的气短、憋喘等症状。
2.年龄在 60 岁以下、5 岁以上。
3.不属于孕妇、慢性病患者(如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免疫性疾病等)或肥胖者。
如果同时符合以上情况,建议先在家休息和观察。 在家期间,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减轻症状的感冒药。
同时,采取戴口罩、勤洗手、房间勤通风等措施,做好个人和家人的防护。
如果有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1.在家观察休息1~2天后,病情无好转。
2.近期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或去过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医院、超市、农贸市场,或有野生动物接触史。
3.老年人、孕妇、肥胖者,以及有慢性肺部疾病、 心血管疾病、肝肾等脏器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员。
就诊有哪些注意事项?
前往 / 返回医院途中
● 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要用胳膊肘遮挡或者用纸巾遮掩, 不要用手捂口鼻,要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咳嗽、打喷嚏这个动作,会释放大量病毒。病毒污染手之后,如果不能及时洗手,手接触的地方也会被病毒污染,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桌椅等物体表面。 此时,如有人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部位,在没有及时 洗手的情况下用手接触口、眼、鼻,病毒便会通过污染的手传播。
● 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 运营人员应对交通工具进行消毒。
就诊时
● 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在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居住史和旅行史,发病前曾经接触的疑似或确诊患者,以及发病后曾接触的人群,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 如怀疑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请直接至发热门诊就诊,减少在医院其他区域活动。
● 如果因其他原因必须就医者,请勿穿行于发热门诊、急诊等区域,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如果遇到,尽量保持 1 米以上距离。
● 就诊结束,不要在外逗留,尽早回家。
本文摘编自《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张文宏主编 )
来源:2020年2月17日北京科技报《战“疫”》应急科普特刊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