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面部骨折打了“板子”,一定要取出吗?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原创
CSBM官方科普号。科学普及生物材料相关知识及前沿技术。
收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许多人难免会因为意外受伤,而面部常常首当其冲。面部的骨并非一整块厚实的骨头,而是一个个不规则的小支柱,同时又布满了窦腔。这种解剖特点的“优点”是:当头部受到撞击时,非常容易发生骨折。骨折会缓冲头部所受的撞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大脑受到的冲击。

车祸导致了严重颌面部骨折,但颅脑没有损伤。

不过大脑虽然被保护了,面部骨折后常常影响张口、进食,对容貌带来不同程度的损毁,并进一步影响社交和心理等。为了修复这些功能,医生需要将骨折后断裂移位的骨块用内固定材料(接骨板)恢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板子”。

那么,患者和家属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些板子日后是否需要取出?

很多患者及家属喜欢把内固定材料叫做钢板,但实际上,目前颌面部骨折手术中采用的内固定材料大部分是钛合金材料;另外,颌面部的骨折并不总是用“板子”,有些情况可能只会用到螺钉。这种钛合金板钉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非常好,发生排异的可能也比较小。理论上来讲,是不需要常规取出的。

但是,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会对留存在体内的异物“心存芥蒂”,主动要求取出“板子”。

01 什么情况下内固定材料必须取出?

1.发生排异反应、感染、皮肤或口腔黏膜窦道、材料暴露

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就需要将内固定材料取出,并同期进行清创,来控制感染。

2.内固定材料突出,影响美观

颌面部的骨折一般会选用非常薄的小型或微型板,所以即使在皮包骨头的部位也很少会突出。在骨折很严重的情况下,有时不可避免需要使用强度更高的内固定材料。这种情况下,钛板由于厚度的原因,可能会突出于面部原有轮廓。

3. 儿童患者

其实关于内固定材料是否会影响儿童骨骼的发育这点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大部分医生的观点是建议在骨折愈合后拆除内固定材料。

4.金属过敏或不明原因的疼痛

这些情况较少出现,但也有报道。

5.严重的心理异物反应

有少数患者由于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PTSD),即使没有感染或排异等临床症状发生,也会出现非常强烈的焦虑状态,对于异物的介意程度远超常规意义上的担心,不断臆想各种极端情况的发生。

6.其他特殊情况

(1)从事特殊职业,如高压电作业;(2)生活在极寒地区;(3)钛板位置表浅,又经常暴露在日晒环境下。

建议最好在完成骨折手术的医院取“板子”。笔者所在的医院经常遇到有患者在外院完成骨折手术的患者要求入院取“板子”。这类患者一般是外伤后就近就医完成骨折手术,痊愈后想选择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取“板子”。通常我们是不建议这样做的,因为内固定系统品牌繁多,工具经常不能共用。比如说,用十字花的螺丝刀是显然取不了内六角形的螺丝钉。

02 什么情况下内固定材料不能或者说尽量不要取出?

1.老年患者

内固定材料取出的过程与之前的骨折手术其实非常接近,相当于又是一次创伤,而且同样需要全麻。

2.特殊功用的内固定材料

眼眶底骨折时的钛网、下颌关节盘悬吊用的锚固钉等。

3.手术后时间过长

一般如果需要取出内固定材料,建议在骨折愈合后(颌面部一般3-6个月以后)完成。如果拖的时间太久,可能会出现骨质增生,覆盖内固定材料,取出的难度大,发生滑丝、断钉的风险较高,增加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所以对于需要取出内固定材料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最好在手术后1年以内完成。

另外,随着材料的发展进步,可吸收材料的强度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颌面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一般是聚乳酸等材料构成,也就是一种能在体内自行降解的塑料。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适用,在一些承力特别强的区域或者粉碎性骨折的情况,可吸收板无法提供足够的固定强度。毕竟人类的后牙咬合力能达到数十公斤的级别!而且,价格昂贵也是可吸收材料明显的缺点!

声明:本文仅作科普用,临床中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和是否取出需要结合临床实际做综合考量。

供稿:陈金龙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评论
汨罗镇徐志雄
少师级
已阅
2022-04-07
马文礼@
进士级
这种钛合金板钉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非常好,发生排异的可能也比较小。理论上来讲,是不需要常规取出的。
2022-04-06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