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新发现一入侵害虫。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称,首次在我国大陆记录到著名入侵物种小火蚁的野外种群。小火蚁有何危害?为何外来物种入侵屡禁不止?其中防治手段有哪些?
撰文/记者 廖迈伦 编辑/刘昭
新媒体编辑/李云凤
采访专家
刘全儒(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杨红珍(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馆员)
解 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4月8日,《农业科学学报》在线发布的一篇论文称,已经在中国境内发现入侵害虫小火蚁。该预警已经依规上报,研究报告也已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农业科学学报(英文版)》)公开发表。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如何?防治手段有哪些?
▼ ▼ ▼
“小”小火蚁危害大 破坏作物也伤人
此次发现的小火蚁是和红火蚁具有相近破坏力的入侵蚂蚁物种,也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最具破坏力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
“和红火蚁一样,小火蚁也原产于南美,并且正在迅速向世界各地扩散。”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的博士生陈思琪向记者介绍,“小火蚁的学名译名是金刻沃氏蚁,并不是真正的火蚁。之所以被称为小火蚁,是因为它像红火蚁一样会通过蜇刺让人产生疼痛感,但体型要小得多。”
“小火蚁的毒液会造成很大的麻烦。”该研究中心的陆永跃教授进一步解释,被其叮咬的人类、家畜和动物有可能会患上点状角膜病变,威胁健康。据国外研究,小火蚁的活动会破坏生物多样性、阻碍旅游业、降低农业生产力,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小火蚁工蚁标本。(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
据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许益镌教授介绍,研究人员通过形态学鉴定和DNA条码技术(匹配度达99.5%以上),确认了采集到的样本确实是小火蚁无疑。
“现在,我们只是记录到了小火蚁的入侵现象,还没有确定这只是一个偶发事件,还是已经定殖,也不能确定其他地区有没有小火蚁入侵。”许益镌表示,“一般来说,任何一种外来有害生物一旦被发现,往往已经经历了传入与成功建群甚至扩散的阶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该种入侵蚂蚁的植物检疫、分布范围与危害程度调查、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监测与防控技术开发等,以积极应对小火蚁对我国社会与生态安全的威胁。”
▼ ▼ ▼
我国已立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些年来,几乎每年都因外来入侵物种产生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除小火蚁和红火蚁外,我们熟悉的小龙虾、福寿螺、水葫芦等均是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
《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6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结果表明,215种外来入侵物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48种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防范生物入侵刻不容缓,2021年4月15日,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明确规定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绝非易事。因外来物种入侵具有时滞现象,外来物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进化之后才能出现大规模扩张,所以许多生物入侵事件难以被人们很快察觉。
用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外来物种入侵有三个必备要素:一、本地不产,经自然途径扩散或被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二、在野外存活,并建立种群、世代繁衍;三、入侵成功后,威胁本土种及当地生态系统,同时可能对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等造成损害。
▼ ▼ ▼
“罪行”罄竹难书
破坏生物多样性、威胁农林牧渔业生产、影响人类健康……外来物种入侵的“魔爪”伸向了各个领域,“罪行”罄竹难书。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然而,世界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威胁,其中生物入侵被认为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栖息地被破坏。
入侵动物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相对容易理解,它们凭借出色的捕食能力和繁殖力“傲视群雄”,迅速挤占生态位,与本地种竞争资源,同时依靠“联姻”逐渐同化本地种。
那么,入侵植物如何“霸凌”本土植物?事实上,它们实现“霸凌”有一个杀手锏——化感作用。
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向外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来抑制邻近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现象。“危害较大的豚草、三裂叶豚草、紫茎泽兰等外来入侵植物都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它们通过产生一些排他性的化合物,影响或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优先在当地获得资源,从而达到入侵目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全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
依靠化感作用这一“杀手锏”,外来入侵植物实现了“损人利己”的愿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单优势群落。本地植物被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占据了生态位,导致植物种类减少,想一想节日期间原本花团锦簇、百花争艳的花坛,变得只剩下孤零零的一种花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同时,植物种类的减少还可能造成动物多样性降低。不同的昆虫所食植物的种类有所差异,如果只剩下一种植物,很可能许多昆虫就会面临找不到食物的困境,从而导致动物多样性降低,进一步影响生态。
在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之上,外来入侵物种还会对农、林、畜牧业造成危害。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名列首位的紫茎泽兰为例,其拥有庞大野心,不仅排挤和取代当地物种,而且进一步扩张,入侵农田和林地,同农作物争夺阳光、水分、养分,造成农作物减产,同时对茶树、桑树、果树造成影响,酿成重大经济损失。
不仅是植物,“心狠手辣”的紫茎泽兰连动物也不放过。其花粉会引起马患气喘病,其植株内含有芳香和辛辣的化学物质,以及一些有毒物质,牲畜误食后可引起中毒或死亡。
面对肆虐的外来入侵物种,人类也无法“独善其身”,因不少“入侵者”能通过各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海洋生物藻青菌的毒素通过食物网进入人体,使人中毒;人被红火蚁叮咬后,皮肤可出现红斑或水疱,对其过敏者可出现休克甚至有性命之忧;舞毒蛾的入侵间接导致莱姆病的暴发……
▲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在多种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图片来源/NCBI)
▼ ▼ ▼
建立黑白名单,防患于未然
外来入侵物种的“累累罪行”,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防治生物入侵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全儒认为:防重于治,因为生物入侵一旦形成,想要治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且即使如此,也很难做到完全消除。因此,加强入境检疫,避免入境游客或国际邮包中夹带的外来入侵物种进入,严格守好国门至关重要。
我国作为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应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研究,收集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其流行信息,充分了解和掌握外来有害生物发生、扩散和传播等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旦发现重要外来有害生物侵入,可以做到快速准确的检测,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发布预警通报。
“在自然保护地,有专门的巡护员进行监测,常能相对早一些发现入侵物种。然而在无人管理的区域,只能定期组织相应的外来入侵种监测工作,很可能错过‘将入侵物种扼杀在萌芽里’的好时机,所以对于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已经出现的入侵物种,可以广泛地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认识它们,一旦发现可尽快汇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谈道。
另外,外来物种的有意引进也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已公布了四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建立起“黑名单”制度。然而生物入侵存在时滞现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我们才能发现外来物种的“真面目”,所以部分暂未在“黑名单”里的生物依然入侵风险很高,无法防微杜渐。
有些外来物种引进时短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却造成了更大危害,得不偿失:
在崇明东滩引进互花米草,最初是为了促进泥沙沉积,保护河堤、维持陆地。由于互花米草的根特别长,且横向生长,可以把沙子固定住,避免被袭来的海浪带走,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其发展,其开始对河岸许多本土的芦苇和植物造成严重的威胁,破坏了湿地中固有的自然植物群落的演替进程,严重改变了湿地本土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
互花米草也对所在区域的动物造成了影响。对此,解焱谈道:“曾经的沙滩是沙蚕等动物们的家园,但被互花米草侵占后,它们无法生存下去,渐渐消失。同时,以这些小动物为食的各种鸟类也失去了猎物,海滩边也再难看到它们取食的身影。”此外,互花米草也给当地的渔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崇明东滩的互花米草(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因此,应考虑建立“白名单”制度,将经常引入且被证明没有造成入侵风险的外来物种纳入其中。“白名单”中的物种,原则上可以引入。对于既不在“白名单”之中,又不属于“黑名单”的物种,需“一事一议”。对此,解焱表示:这些非黑非白的“灰名单”物种,引入前需要严格评估,即看其是否具有入侵物种的特质,并根据其特性进行打分,超过一定分值就不可引入。如分值满足引入条件,可允许少量引入并做好监测,证明确实无害后才准许引入。
▼ ▼ ▼
三种方式“治”入侵物种
虽然我们希望能够将所有外来入侵物种拒之门外,但难免有“漏网之鱼”。对于已入侵的外来物种,也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积极治理。
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的“治”,传统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采用物理防治,简单来说就是“拔”,即借助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入侵植物拔除、铲除。但也不可乱拔,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在种子结实前完成拔除。一旦开花,必须马上拔除,到结果实以后再拔反而变成了帮倒忙,帮助了入侵植物进一步扩散。然而即使选择在正确时机拔除,也无异于扬汤止沸,因为生态位依旧空缺,只要入侵植物“一息尚在”,此后依然可能卷土重来。
第二种选择化学防治,即利用除草剂杀灭外来入侵植物。但在杀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壤、水源污染,从而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种借助生物防治,即引入外来入侵植物的天敌,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很可能无意间造成新的生物入侵。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策略,在刘全儒看来,生态防治是治理生物入侵的最优选择。首先需要在正确的时机拔除外来种,随后选择当地植物进行替代种植,用多年生植物代替一年生植物,用木本植物代替草本植物。通过替代种植,恢复生物生态,借助自然植被来排挤外来入侵植物。虽然效果可能并非立竿见影,但若干年后,成效就会慢慢显现出来,当地的生态也会逐渐恢复到近乎未被破坏前的样貌。
▼ ▼ ▼
合理资源化利用让入侵物种“戴罪立功”
在各种治理方式之余,不少人提出了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将入侵植物加工制作成禽畜饲料、肥料,或作为染料的原料等。但在资源化利用前,要认真进行调研,选择更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利用方式。
研究发现,外来入侵物种水花生的腐殖化系数为0.18,是一般绿肥的2~4倍,1公顷施15吨鲜草水花生沤制的绿肥水稻比常规施肥增产300~450千克/公顷,比施同等量氯化钾多增产150千克/公顷。黄顶菊单原料可提取制作黄色染料,黄顶菊与蓼蓝以不同比例混合可做不同绿色染料。
▲黄顶菊(上)与蓼蓝(下)
这些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固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要小心其中的危险。刘全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化肥厂和染布厂若想选择外来入侵物种作为原料,一定要认真进行前期调研,确定周围入侵植物总量是否支持运行。如果后期为补充原料自行种植外来入侵植物,反而是本末倒置。
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其实某些外来入侵植物亦是如此,它们在一些特殊地区反而可能对生态有益。如紫茎泽兰有富集铬、镉、铅、锌等重金属的能力,可以作为重金属污染地区的一种理想修复植物;水葫芦根部对水中的银、汞、砷、镉等金属离子和其他的一些有害物质(如含氰物质)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并能降低生活污水中的BOD(生化需氧量)值,可用于处理多种重金属污染水体和生活污水。
生物入侵愈演愈烈,并非一国一城之过,责任需全人类共担。防治生物入侵更是一场持久战,每个人一个微小的行为都可能影响其中的一环,引发蝴蝶效应。
在采访中,杨红珍也表示:“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对阻止外来物种入侵十分重要。所以,必须加强针对生物入侵内容的教育和宣传,让人们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建立新的生物安全防护道德规范,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担负着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责任。”
||||
参考文献:
[1]李宏、许惠.外来物种入侵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付卫东、张国良、黄宏坤等.外来入侵物种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3]苏文文.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J].农业与技术,2020,40(10):78-80.
[4]刘夙.别让善行助长生物入侵 不合理放生比杀生更可怕[J].环境与生活,2013(12):44-48.
[5]黄顺江. 放生动物应遵循自然规律[N]. 中国科学报,2019-10-15(007).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