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现疑似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甚至是在居民未戴口罩在户外挖野菜时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怎样一种方式?有哪些特性?我们该注意什么?来看解读。
整理/新媒体编辑 房永珍
近期,浙江宁波、山东枣庄、陕西西安等多地发布通报,出现“气溶胶传播”导致新冠病毒感染,涉及地下停车场和户外挖野菜等场景。
“气溶胶传播”一时间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气溶胶”是气体还是胶?气溶胶传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让我们对它多一些了解。
▲资料图(图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 ○
气溶胶个头小,无处不在
可能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走在楼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围几十米之内都没有人,但仍然可以闻到烟味。我们闻到的其实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微粒。
越小的颗粒,空气的粘性作用就越明显。这种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就叫做气溶胶(英文名:aerosol)。之所以翻译为 “胶”,大约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
从概念上来说,气溶胶的本质是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微粒。它是指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气溶胶的粒子直径在0.001~100微米之间。
气溶胶其实无处不在。深吸一口气,即使空气看起来很清新,但你也会吸入数百万的固体颗粒和液体小质点,而这些在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物质正是气溶胶。
▲气溶胶形态及其主要形成特征(图片来源:材料人)
气溶胶可自然产生,比如云、雾、霾、飘在空中的灰尘,都是气溶胶。
气溶胶也可以人为形成,人的很多行为都可以产生气溶胶,比如呼吸、咳嗽、说话、吐痰、呕吐、大小便(水冲洗)等。这些行为产生的飞沫有大有小,大飞沫很快落到地面或物体表面,微小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后者就属于气溶胶。
○ ○ ○
气溶胶能飞会飘、传播得远
根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气溶胶传播和呼吸道飞沫都是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而且两者都属于空气传播的形式。
气溶胶传播是飞沫在空气悬浮的过程中形成飞沫核之后,再通过气溶胶的形式向更远的地方传播。相较于一般的空气传播来说,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飘得更远。
▲气溶胶传播与飞沫传播对比图(来源:厦门疾控)
飞沫因为直径大,一般只能传递不超过2米的距离,就落在地上了。但气溶胶直径小,在有风的情况下,可传递距离达到10米以上,乃至数百米,远远超过飞沫的传播距离。在封闭空间、空气流通差的空间,留存时间更长。
直径约为0.1微米的新冠病毒,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也就是气溶胶传播。其他人如果吸入带有高浓度病毒颗粒的气溶胶,就容易被感染,造成疫情传播。
○ ○ ○
病毒在气溶胶中能够存活多久?
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定论。飞沫在水分蒸发形成飞沫核的时候,由于盐分浓度升高等原因,病毒死亡率会比较高。但等到蒸发完成后形成飞沫核,附在飞沫核上的病毒死亡就比较慢了。
有学者认为,在气溶胶状态下,一小时后病毒都可能保持感染能力。他们认为呼吸道上皮细胞可能脱落并成为病毒离开人体的载体,为病毒保持活性提供条件。而这一小时内气溶胶凭借风势可以上青云,也可以传播到几公里外的地方。
▲飞沫浓度随距离、微生物存活率随时间、感染风险随距离的变化图。(图片来自网络)
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能够在飞沫中存活3小时以上,在低湿度和低温度的环境中,飞沫中新冠病毒的存活率还会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研究同样也证实了新冠病毒可以在气溶胶中保持长达3小时的活性。
还有一项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能够在气溶胶中和物体表面稳定存活数小时至数天。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完成。
○ ○ ○
奥密克戎引发的气溶胶传播更厉害了?
以往报告的确诊病例传播途径大部分是直接接触或者是飞沫传播,最近出现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病例,是不是说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气溶胶传播更厉害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对媒体表示,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主要的。奥密克戎病毒传染性强,主要是因为它更容易侵入人的上呼吸道并在上呼吸道复制,而且病毒很容易当感染者说话、咳嗽的时候排出来,导致传染性比较强。
而且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免疫逃逸能力,打了疫苗之后的防护效果也下降了,所以传播起来速度也比较快。即使是在2020年病毒变异之前,也存在气溶胶的传播,包括平时的一些季节性流感,都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途径,所以病例增多跟病毒变异关系不是很大,只不过因为奥密克戎传染性强,感染的人多了,所以气溶胶传播的案例也多起来了。
○ ○ ○
哪些环境要特别注意气溶胶传播?
国家卫健委曾在疫情指导方案第六版中注明,在相对密闭环境、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第七版又增加“由于在粪便及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冠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液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的表述。
疾控专家也提醒,气溶胶特别容易出现在小和密闭的空间内,如电梯、车厢、卫生间、影院等。当病毒形成气溶胶后存活时间会比较长,在这些地方待的时间过久,被传染的危险性较大。
比如,感染者乘坐电梯后,电梯中就会有病毒的气溶胶,而由于空气流通较差,如果健康的人随后进入电梯,传染风险会增加。所以,进入电梯的人都建议佩戴口罩,不能因为电梯里面只有一个人就不戴。
通常室外环境中气溶胶传播很少见,但是当病毒载量较高时,如果人群聚集或者彼此间隔距离较近(少于1米),也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发生在山东枣庄的居民在户外挖野菜时感染的事件就是一个实例。
此外,含病毒的气溶胶可能沿中央空调系统、下水道系统等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进入房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不同房间内空气会交叉流动,容易造成交叉污染。这类中央空调一般用于商场、机场、体育馆、礼堂、影剧院等场所,所以在疫情期间要停用。
○ ○ ○
需保持警惕,也不必过于担心
气溶胶虽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通常来讲,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病毒虽然能通过气溶胶进行长距离传播,但随着距离的增长,病毒浓度也会急剧下降,会达到远远低于感染剂量的水平。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们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飞沫的传播距离在2米左右,气溶胶则在6-9米左右。不过一旦距离远了,气溶胶的浓度会不断降低,其中含有的病毒颗粒也会变小,致人感染的风险也在降低。
而且,生活中我们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可以避免被气溶胶传播感染的。
○ ○ ○
预防气溶胶传播个人该怎么做?
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增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相对较轻,导致其隐匿性极强,且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风险。专家提醒,应在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的同时,切记做好个人防护。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做: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1.规范佩戴口罩。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通常大于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口罩可以对颗粒直径较大的气溶胶进行物理隔绝,如果是具备熔喷层的口罩则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小分子气溶胶。规范地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能有效预防。
2.常通风和消毒。对于特别小的气溶胶微粒(半径小于 0.1 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它们会随风飘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及时进行通风和消毒,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气溶胶浓度和病毒密度。
3.勤洗手、少聚集。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不过专家建议,日常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一般来说将2米作为预防的安全距离。
▲污水排放产生气溶胶,烟囱效应引起气流垂直向上输送气溶胶,图据北京疾控中心研究论文。(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此外,排泄活动也可以产生气溶胶。排泄活动是牵扯到软物质和复杂流体(液体和气体)的力学过程,这些过程甚至可能比较剧烈,因此产生气溶胶也是很自然的。对于预防下水道途径的气溶胶传播,尽量在使用马桶的时候,要闭盖冲水。
最后,提醒大家,虽然新冠病毒有通过气溶胶传播的风险,但也没有那么可怕。所谓“到处飘着病毒”之说是不严谨的,除非你正好在一个重要的污染源附近。普通民众继续做好防范措施,勤通风、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就行了。
||||
(本文内容综合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新闻联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北京科技报、界面新闻、红星新闻等)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