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天气变暖,为什么病例仍居高不下?温度对病毒的活性有影响吗?

李雷
原创
中科院生物学博士。擅长生物、医学、健康。年更新近300图文
收藏

又到了春回大地,百花争艳的季节,在这个一年中最具活力的季节里,很多人却因为疫情只能居家。不少人就觉得奇怪了,不是温度越高病毒的活性就越低吗?花都开了,为什么病毒还是这么活跃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别急,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

其实,这个问题主要是在于温度和度的问题。我们从3个方面来分析,且看下文。

01,温度对病毒活性有影响?

那温度对病毒活性到底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

病毒怕热不怕冷,这是其重要特性,任何病毒都是如此,甚至这个可以扩大到所有生命体。其背后的原因是生物化学角度的,和你是什么生命体无关。

以简单的病毒为例,病毒本质上依然是有机物组合,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这些成分在高温下会活性下降甚至失活。

比如蛋白质,平时是需要高级结构来发挥作用的,但是高温情况下,这些高级结构就会被打破,然后就变性了。

大家可以理解为煮鸡蛋这种行为,所以,我们日常消毒的简单做法就是高温蒸煮。事实上,在目前的科学技术之下,我们甚至无法把高温变性后的蛋白复原,因为蛋白质折叠是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稍微有点连接不对,那么蛋白质就失活了。而在低温情况下,蛋白核酸反而变性难,容易保存,所以才有了病毒怕热不怕冷的说法。

02,新冠病毒怕热吗?

相信不少人被宣传过,病毒怕热不怕冷,然而无论是delta还是omicron,似乎气温升高了依然很严重,难道是这病毒不怕热了吗?

可是上面说了,病毒依然怕热,那么,肯定会有人问,既然如此,为啥气温升高了,新冠病例不减,疫情依然这么严重,难道新冠病毒不怕热吗?

这就成为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气温变化以及病毒影响因素。气温变化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影响病毒传播,这也是有许多研究证据的,但是,并不等于气温上升,病毒必然变弱。

一方面,我们的气温再变化,但是并没有激烈到上升到100℃这种水平,甚至56℃这种一定程度消灭病毒的水平也没达到。

另一方面,病毒也不只是受到温度影响,还会受到病毒本身的变异影响,就像omicron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染性提高,这种情况下,也许温度提升会稍微降低其传播能力,但是在总的病毒特性变异面前,都被掩盖了。

更别提,人群流动、易感人群情况,都是影响传播的因素。

03,人体体温变化的影响

人体体温变化对病毒有什么影响吗?这个的确是个重要问题。

事实上,升温是人体重要的消灭外来病原体的办法,比如很多人感染,就容易发热,这其实就是人体升温来杀灭病原体的过程(当然并不是绝对,也有可能是下丘脑失调了)

热痛红肿是炎症反应的四个基本应答标志(calor,dolor,rubor,tumor)。

2015年nature的一篇综述里就提到了免疫产热的信号途径,特别是细胞因子IL-6以及产热相关的肾上腺素信号途径的重要作用。发烧是机体对感染应答的一个基本免疫反应,是一个很强的机体保护机制,大量证据表明,身体核心温度【有限度】的提升有利于治疗感染,比如体温增加应答感染和免疫疾病的一个基本应答反应,是经过几百万年自然选择形成的机体保护机制。大量证据表明在许多类型感染造成的发烧过程中,体核温度增加1到 4 ℃,病人感染后的生存率能够得到提高,而使用退烧药降温会导致流感患者死亡率增加5%

但是,你忽视了一个重点:人是恒温动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体总体上会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这种情况下,哪怕气温变化,人类体温也会维持相对稳定的。

气温对于体温的波动,可能还比不上人昼夜温差呢。

不过话说回来,气温剧烈波动,的确会影响人体免疫。

典型的就是气候剧烈波动的时候,病毒往往会经历一波快速传播,背后就是气候剧烈波动导致人的免疫受到影响,变得容易感染。

总之,这些科学道理往往是有大背景,且有一定的范围的,对于个体,做好防护是最好的。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更强,更具有隐匿性,这个夏天仍然很容易发生疫情的反弹,防控的考验依然很大。
2022-04-18
CZH科普
大学士级
温度对病毒活性有影响,但也不是唯一影响因素,而且还要达到一定的高温
2022-04-18
莫非123
太师级
只希望早点彻底结束。恢复正常生活,没有提心吊胆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