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缘由
化学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但仍有一些群体对化学并不了解,甚至持有偏颇的刻板印象。因此,化学工作者们有责任为化学正名,推动化学科普。科普图书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要做好化学科普工作,需要一批优秀的化学科普图书。检索国内最大的图书销售门户网站“当当网”(检索时间为2021年10月12日),获得销量前20的化学科普图书。
表 1 当当网热销化学科普图书排行榜(销量由高到低排序)
通过表1可知,在畅销榜前20位的作品中,只有4部为中国原创,本土科普图书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低于国外同类作品。本文拟分析国外优秀的化学科普图书,剖析其写作手法,供国内同行参考。综合考虑评论区留言、读者评分、作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选择《大师说化学:理解世界必修的化学课》(以下简称《大师说化学》)作为研究对象。该书的作者为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德·霍夫曼。该书第一版于199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一经出版就得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有不少书迷为之撰写论文解析[1],其中文译本于2017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一直活跃在国内化学科普图书畅销榜之上。
图 1《大师说化学:理解世界必修的化学课》(漓江出版社2017年4月)
二、叙事元素分析
通读全文,可以发现书中使用了大量不同的叙事元素,包括化学史、写实照片、诗歌、化学符号、艺术图画、人物传记、神话传说,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 2 书中各类叙事元素使用情况
由表2可知,本书中占比最高的叙事元素是化学符号,包括元素符号、分子式、反应方程式等。现代化学诞生后,化学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语言体系,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界的通用语言,对于化学专业的人而言,这种表达方式具有简洁、直观、准确的优点。但化学家撰写的论文用语过于专业,往往让非化学专业者难以理解,望而生畏。本书也同样使用了大量化学符号,然而作者却能够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巧妙安排这些内容,将其作为补充资料,即使非化学专业的读者忽视该部分内容,也不影响整体的阅读效果。例如在书中第5章《鱼、小虫和分子》,作者引用了一段有机化学家约翰·康佛斯(John Cornforth)的故事——美国一组科研人员研究雌性蟑螂的性吸引剂,提取了雌蟑螂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猜想该物质的结构——并附上结构式。对于读者而言,是否认识该结构式完全不影响其了解整个研究过程,但附上该结构式,却能体现其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利于具备一定化学知识背景的读者进一步了解研究细节,实现科学性和普及性的有机结合。
生活场景的写实照片是本书使用频率仅次于化学符号的叙事元素。化学和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息息相关,大到衣食住行,小到柴米油盐,化学无处不在。人们迫切想要了解生活中的化学,但各种媒体上关于化学的新闻报道往往是负面的[2],化学成为人们心中的洪水猛兽,许多商品都以纯天然、不添加化学物质作为自己提高身价的噱头。树立正面的化学形象,为化学正名,化学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霍夫曼在他的书中加入大量的生活场景,拉近了读者与生活和化学之间的联系,消除其对化学的固有成见。例如《哈伯》一章中,作者首先论述了氮肥的重要性(此处附上机械施肥的照片),接着讨论氮肥的来源问题——生物固氮与人工固氮,从而引出人工固氮技术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哈伯创造性的工作,为农民增产创收、解决温饱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他也制造出毒气武器,杀死了许多士兵(此处附上化学战的照片)。哈伯的一生是毁誉参半的一生,有的人认为他是天使,为人们带来福音;有的人认为他是恶魔,为法西斯效力,助纣为虐。事实上,人们对哈伯的看法又何尝不是对化学的评价呢?化学创造了辉煌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文明,人们能够恣意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化学居功甚伟。但化学确实也造成了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毒品泛滥等大量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恐慌。作者在撰写此书时,能够抓住人们关心的重点,小切口、大纵深,由小见大,从生活上升到科学,再升华为哲学,真正做到了有内容、有思想、有高度。
其他叙事元素如艺术图画、神话传说、人物传记、化学史所占比例不多,但基本均衡。1959年,英国著名学者查尔斯·斯诺(Charles Snow)提出了“两种文化”理论,他将人类文明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类[3],自此之后,关于两类文化的讨论就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始终未有定论。科学普及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交汇的分水岭,只追求科学性而忽视人文性,无法吸引没有学科背景的读者;只重视人文性而忽视科学性,不利于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霍夫曼在书中很好地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注入多种人文元素,提升了文字的品位。例如书中《分子伪装》一章讲述《圣经·创世纪》(Genesis)中雅各伪装和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木马计的故事,引出主体化学中的分子伪装。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好莱坞卖座的大片往往都是用特效包装到极致[4]。霍夫曼的写作手法和好莱坞如出一辙,给科普恰当地增加一些“特效”,吸引读者。
三、章节结构特色
《大师说化学》全书共计10个部分、51章,各部分长短不一,章节篇幅有异,这完全取决于该部分的主题(即标题)内容。第1部分第9章“在黑暗中握手”篇幅适中,叙事生动,包含元素较为丰富,因此选其重点分析。其写作脉络如图2所示。
图 2 本书《在黑暗中握手》一章写作思路流程图
可以看到,本章的行文逻辑清晰,首先点题明确方向,接着以时间顺序展开论述,从酿酒、制药等多个角度论述镜像分子的重要价值,让读者能够在生活中印证相关知识,从而更加认同化学的价值,改变过去对化学的陈旧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手性分子的研究过程经历了艰难曲折,使读者认识到化学进步的不易。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通过实验探究光学活性分子,向读者揭示了化学研究的一般思路,一般方法;让-巴蒂斯特·毕欧(Jean-Baptiste Biot)对巴斯德研究的质疑,体现出化学研究的严谨求实、批判精神;J.H.凡特何夫(J. H. van’ t Hoff)与J.-A.勒贝尔(J. -A. Le Bel)迟到25年的研究,说明了科学研究的传承和发展;用电影中的情节——主人公通过握手来区分左右手的模型,类比分子的手性,使普通读者更加直观感受手性的一般概念。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阅读本书的人相较于其他人,更加容易形成正确的手性概念。
本章内容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向读者生动形象呈现出手性分子的概念及其相关应用,改变读者对化学的刻板印象,并能够从知识授受上升到方法传递、思想启蒙的更高层次,展现出作者渊博的知识面和精湛的写作功力。
霍夫曼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学生,其中有不少成为日后的知名国际学者。其风格讲究简单明了,化繁为简,生动精辟地阐述高深的专业问题,他尤其擅长用图解说明问题,因而被称为“化学界的毕加索”[5]。霍夫曼热爱生活,酷爱诗歌,他的这些特点,在本书中得到了逐一体现。例如在《对抗化约主义》一章中,霍夫曼从诗人的视角解读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作品《永恒》(Eternity),接着以化学家的身份分析读者的神经元活动,以诗歌来表达化学,用化学去揭示生活。
四、对化学科普图书创作的启示
(一)多种类、多方面使用素材
《大师说化学》全书引用了大量的素材,其类型五花八门,来源广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接收处理海量的消息内容,大篇幅的文字段落逐渐让读者感到疲惫,相对而言,短小精练的文章更加受到读者们的欢迎。科普图书要想吸引读者的眼球,就要避免大篇幅的文字堆砌,大量引入电影、漫画、诗歌等趣味性、人文性强的元素内容,精彩合理地讲述故事,生动有趣地传播科学,给读者带来多重感官刺激,激发阅读兴趣。当然,素材的选择因人而异、见仁见智,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群体和传播内容,需要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千篇一律的模式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倦。
(二)保证科学性,兼顾文学性
科学性是科普图书最基本的属性,如果无法保证知识的科学性,科普功能就无从谈起。保证内容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在书写相关内容时,一定要做足功课,不能出现原则性的疏漏。但对于一本科普书而言,仅仅具备科学性还远远不够,否则很难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科普作家需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用华丽的人文外衣包装坚实的科学内核,文理交融,成就佳作,提高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将高深的科学原理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最后在成书时请专业的科学家进行审核,保证知识的科学性。
(三)深入挖掘科技史价值
科技史是沟通文理的纽带,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对话的桥梁,是消除文理偏见的最佳手段。科普工作的需要和科技史的特点十分匹配,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多次强调学习科学史的重要性,认为科学家应该熟知自身研领域的发展历史,在历史中学习经验,学科交叉,寻找灵感[6]。吴国盛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当今中国存在科学文化对人文文化的傲慢[7]。这对我国科学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如果不能通过科技史了解相关研究的真实过程,就无法理解前人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切实体会其精神内涵。在科普的过程中,也需要向读者真实展现科学技术发展背后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科技进步的过程。因此科普图书的作者需要熟知相关领域的科技史,在《大师说化学》中,霍夫曼就很好地利用了化学史,将其融入故事背景中,作为串联各种化学知识的线索,形成了连贯的叙事逻辑。
五、小结
《大师说化学》是一本优秀的化学科普图书,拥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点。但由于其出书较早(1995年),书中的部分内容相对而言已较为陈旧。国内的科普作家在借鉴该书的同时也要努力探索新的内容,站在巨人的肩上更进一步。
在创作的表现形式上,我们应该借鉴外国学者的优秀创作经验,立足于科普而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正如《大师说化学》一般,可尝试将科普文章写成散文和诗歌,让读者认识到科学也可以很美;在创作内容上,积极拥抱时代前沿的理论和技术,跨专业、跨领域专创融合,像本书一样,从一个学科出发同时又涉及多个学科,内涵丰富,包罗万象。
通讯作者:莫尊理,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无机化学、化学教育、科学哲学。
参考文献
[1] DYSON F J. The Same and Not the Same[J]. Physics Today,1996,49(1):64-64.
[2] 李丽萍,刘文皓,奎晓晅 . 建立化学类谣言与误区素材库——化学教育和科普的重要资源 [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76-82.
[3] 尚必武 . 重访“斯诺命题”: 论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两种文化 [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2):36-43.
[4] 谌婷 . 论好莱坞电影对青少年的语言渗透与艺术影响 [J]. 电影评介,2017(12):104-106.
[5] 刘范,李静 . 杰出的化学家、教师和诗人——罗德·霍夫曼 [J]. 化学通报,1992(7):57-60.
[6] 韩启德,胡珉琦 . 是什么决定学科交叉的成败 [N]. 中国科学报,2020-05-18(1).
[7] 吴国盛 . 在中国,是科学对人文的傲慢 [N]. 中国科学报,2019-05-24(5).
(排版:张馨木 编辑:王玥 审定:邹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