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殊的职业环境,医护人员在承担沉重的救治任务的同时,也承受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新冠疫情的迁延与波动,导致医护工作环境变化,工作强度加大,工作时间延长,尤其一线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增加,诸多因素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关注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一)主要表现
1、躯体反应:
(1)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出现体能下降,身体疲劳。
(2)工作时间的明显延长,导致休息与睡眠的不足,容易出现晕眩、呼吸困难、胃痛、食欲差,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双腿乏力,头痛,胸痛,胸闷,失眠等不良生理反应。
2、情绪反应:医疗人员在紧急救治过程中情绪更多表现为:
(1)由于高强度的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睡眠时间,医护人员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对周围人失去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
(2)一线医护人员,被传染的风险较高,更有可能触发恐慌情绪,作为传染性高的一部分特殊群体,精神紧绷,进而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
(3)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时常也会直面救治患者的失败,对患者的身体机能的日益下降甚至面临死亡容易感到无助、无望及自责,最终造成医护人员内心强烈的痛苦、内疚、自责、无助以及孤独感。
3、特殊职业困扰反应:医护人,在救治危重患者的同时,时有为自己不能有效救治而感到挫败、自责和内疚,从而怀疑自己的职业价值性,甚至因此对患者产生罪恶感,对自身职业产生无价值感。
(二)应对策略
1、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医疗人员随时需要投入到危急的医疗工作中,参与救援前应充分了解新冠病毒防控的信息,同时参加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在疫情面前手足无措。
2、尽量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规律饮食是一切生理需要的基础。
3、保持与外界进行联系,来自家庭、同事的理解和支持能够缓解恐慌、焦虑、孤独感及无价值感。
4、如果发现自己经过上述的调整仍处于一个无法放松,比较糟糕的状态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调整情绪:
(1)腹式呼吸
A、感受自己的呼吸方式:躺在床上或坐在沙发上,左手放在胸部,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处,自然地呼吸,感觉双手上下起伏的运动,并比较双手的运动幅度。
B、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和体会:缓慢地通过鼻孔呼吸,吸气时让腹部慢慢地鼓起来,呼气时让腹部慢慢地凹下去,体会腹部起伏的感觉;通过比较双手的运动幅度去体会与之前习惯性呼吸方式的不同。
C、练习几分钟之后,坐直,休息一下,双手放的位置不变,之后继续进行腹式呼吸,比较双手此时在吸气和呼气时的运动幅度,判断那一只手更加明显。如果左手的运动幅度比右手更明显,可能意味着还没有掌握腹式呼吸的技巧,需要继续练习。
(2)渐进式肌肉放松
A、调整最舒适的坐姿,闭眼,然后深吸气,缓慢呼气;
B、呼气时,感受双肩下沉,肩部肌肉放松;继续深吸气,然后缓慢呼气,感受肩膀下沉、放松的同时,感受肌肉放松逐渐扩展到上肢、指尖、躯干、下肢、脚趾等部位;
C、继续深吸气,缓慢呼气,感受肩膀、躯干、四肢的肌肉放松,颈部和头部也同时得到放松;
D、继续几个周期的深呼吸,缓慢呼气时感受全身肌肉的放松,最终感到全身的放松。
(3)蝴蝶拥抱
A、闭上眼睛,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中指尖放在对侧锁骨下方,指向锁骨方向。
B、将你的手想象成蝴蝶的翅膀,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缓慢的、有节奏地交替摆动你的手,比如先左手,后右手。
C、缓慢的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维和身体感受。在这一刻,你在想什么?你的脑海中有什么样的景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的气味?
D、观察你的想法、感受,不去评价他们。把这些想法、感受看作天上飘过去的云彩。一朵云彩来了又去,我们只需静静地目送,不会去评价它的好坏。重复做6-8次“蝴蝶扇翅”当你觉得身心平静下来后,放下手。
(4)着陆技术
A、身体着陆:用温水或冷水洗手;握着一个物体,感受它的温度和触感;感受双脚与地面的接触;用力张开握紧拳头,感受手指末端感觉。
B、精神着陆:环顾四周的物体,快速、无声地报出他们是什么;想象你的痛苦是一个视频,而你可以按下关闭键;自我抚慰的着陆:想想能让你安心的人、事、地点;想一件你期待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