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疫情形势下公众心理干预策略

向日葵
原创
基层神经科医生,擅长脑卒中、帕金森等疾病诊治。坚持科普宣传。
收藏

面对危及生命的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我们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这是我们在面对刺激时的正常反应。新冠疫情迁延波动的形势下,民众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如果应激反应过于强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承受的压力超过自身的应对能力时,可能会导致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主要表现

公众可能因持续面对疫情压力,其情绪、生理、思维和行为上都处在一种慢性的应激状态之中。具体可表现为:

1、情绪反应:容易紧张不安、烦躁易怒、沮丧挫败、失望无助、悲伤难过、缺乏耐心。

2、生理反应: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睡眠变差,不自主心慌、心跳过速、胸闷,头晕头痛,容易出汗,容易疲倦,肠胃不适,肌肉紧张及发抖,手脚乏力,容易出汗等。 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焦虑发作,表现为上述症状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达到高峰,并伴有“濒死感”。

3、思维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总是想到和疫情有关的事情,怀疑自己或家人被感染,对身体的反应特别关注,记忆力下降,感觉思维变得迟钝,对未来感到悲观、生活无望等。

4、行为反应:反复查看疫情相关新闻和消息,频繁地洗手、喷洒酒精、打扫卫生等。也可能会出现逃避,回避相关信息,回避与人接触,不敢出门和开窗。变得冲动,行为没有节制,比如大量抽烟、喝酒、暴食、熬夜、滥用药物等。如果这些表现不能在短时期内减轻,妨害了日常的生活、工作,那么我们要给自己心理减压了。

(二)应对策略

1、保持生活的规律和稳定

身体是我们应对危机事件时的基石。均衡饮食,保证身体的营养获取,保持原来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规律作息。可以给自己制定生活计划表,邀请家人或朋友支持和监督自己,但是对于不能完成也不要有心理负担,我们只需要一个时间段内(比如一周)的稳定,不需要每天的完美执行。

2、减少对疫情信息的关注

当我们接收外界的负面信息时,我们的应激系统会被激活,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但我们的大脑、肌肉、每一个器官都会相应产生紧张的反应。为了给它们减负,我们最好规定自己每天用多少时间了解新闻消息,节制上网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多从权威可靠的媒体理解信息。

3、充实自己,增加生活愉悦感

给自己和家人安排一些休闲娱乐或者有意义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舒适的活动上可以放松下来。例如,看电影电视,听音乐,画画,看书,玩游戏,运动,深呼吸,洗热水澡,做家务,和朋友家人聊天等。

4、进行积极的思考

我们思考外界信息的方式不同,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要保持稳定健康的情绪,我们就要用更积极合理的角度看待目前发生的事情:

(1)多关注目前解决疫情的进展和好消息,告诉自己危机只是暂时的,我们有能力去应对。

(2)关注官方发布的事实和数据,了解和疫情有关的医疗防护知识,避免因不客观、不科学的信息而导致心理恐慌。

(3)回顾以往成功应对危机事件的经验,肯定国家和自己的应对能力,增强信心。

(4)告诉自己其实绝大部分的担忧并不会发生,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在当下的生活里。

(5)对于有可能发生的担忧,我们可以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我们掌握应对措施时,焦虑能得到缓解。

5、多与亲朋交流,获得社会支持

亲人和朋友是人们应对危机事件时重要的心理支持,危机会摧毁人们的安全感,和家人、朋友进行情感交流能帮助我们重建安全感,降低事件的冲击和影响。每天保持和亲友之间的联系,向他们倾诉,分享生活,找到互相帮助的方式。

如果上述措施还不能有效自我调节,请尽快向专业人员求助,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可以用更多专业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保持生活的规律和稳定,减少对疫情信息的关注,充实自己,增加生活愉悦感,进行积极的思考,多与亲朋交流。
2022-04-27
科普624576f414029
举人级
已阅
2022-04-27
科普5c常寿忠
大学士级
关注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