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河南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了“十大战略”首位,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河南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新发展格局下,我省各行各业该如何立足自身特点,释放创新潜力,助推河南创建国家创新高地?即日起,大河网推出“科技创新看河南”系列报道,走进我省科技前沿,打探河南创新实践和最新创新成果。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 通讯员 彭瑞媛)创新驱动未来,引领高质量发展。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第三届河南省专利奖励的决定》,授予50项专利河南省专利奖,其中,由平高集团生产的“一种高压开关”获第三届省专利奖一等奖。这是一项什么技术?解决了哪些国外行业“卡脖子”的问题?助推河南创建国家创新高地,企业有哪些举措?
一种高压开关 打破国外行业垄断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行业,关系着整个国家能源安全、资源配置、供给侧改革和经济发展。高压开关作为电网系统的主要开关设备,其运行的可靠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高压开关的控制原理简单、可控性差,与日益发展的智能电网要求相差甚远。
国之重器,不可仰赖于人。在平高集团技术中心驱动技术研究所主任工程师何大伟的带领下,平高集团成立专门的课题攻关组,先后攻克了高功率密度、低转动惯量、轻量化的高动态响应永磁电机技术,攻克了满足高压开关挠性变惯量负载特性的智能控制策略及触头高精度自适应调节等技术,最终研制出系列化智能驱动操动机构、智能控制装置以及系列化智能高压开关。
“开关运行过程中,智能控制装置既可以控制操动机构进行分合闸操作,亦可完成对操动机构及开关本体的状态监测及数据上传,最终将数据处理后显示在装置显示界面。”何大伟说,操作人员通过显示界面上的信息可实时掌握开关状态,在开关工作发生异常时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因发现不及时造成异常现象恶化。
此外,这项科技成果还可以根据装置显示器上的信息变化情况对高压开关的工作情况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构对装置进行提前调整,在异常现象发生之前将异常源处理掉,从而实现高压开关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高压开关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平高集团此类产品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该技术领域的垄断,并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了超越。”何大伟激动地说。
一种坚持 硕果累累
这也不是平高第一次打破国外行业的技术垄断,平高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平高集团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以进口零部件国产化替代为抓手,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在掌握关键技术方面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高压开关关键设备国产化、自主化设计及制造。近三年已累计实现进口件替代500余种。
大河网记者了解到,依托科技创新成果,平高集团不断推陈出新,不但设计制造出一批技术水平领先、性能稳定、环保优质的开关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降低电力建设成本,而且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该企业先后成功研制出符合国际IEC标准和欧洲标准的72.5千伏/145千伏HGIS型高压开关、72.5千伏/145千伏柱式SF6断路器,并在国内首次通过了TCA(技术一致性确认)认证,成功中标意大利ENEL集团HGIS、断路器全球采购项目,在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变电站成功带电投运。
一种方向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平高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在全省上下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的背景下,平高集团也在加快推动创新体系落地、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具体来讲,就是加快创建集团级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三院两所两中心一基地’的新型研发体系。制定新型科研体系运行机制,形成各机构协同配合、有序竞争的研发新格局,缩短新技术向新产品、新市场的转化周期。”相关负责人说。优化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深度挖掘“放管服”潜力。梳理集团科技委员会和专家库功能定位,优化科技委员会组织架构。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推进中低压直流实验改造,打造集产品展示、场景模拟及试验仿真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化基地。积极打造“成果转化枢纽”,力争河南省中试基地获批建设。积极谋划河南省数字能源实验室、河南省智慧电气装备产业研究院等创新联合体申报工作。
同时,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550高速开断断路器、252真空断路器、海上风电直流GIS、智慧型GIS等高端产品研制。推进储能、综合能源、新能源、无氟环保、大容量开断、边缘计算终端、数字孪生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聚焦柔性交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等“卡脖子”难题组织技术攻关。发展数字化配电技术和相关设备,推动数字化配电技术与智慧能源融合发展。
此外,持续落实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的各项创新举措,动态优化相关制度方案。加快推动集团内部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激励力度,探索新型激励模式,优化机制、试点先行,提升科技工作者价值感、获得感。组织召开集团科技信息成果发布会,集中展示科技研发典型成果,发布集团新型科研体系及激励政策。做好集团首席专家评聘工作,落实专家待遇,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引领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