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药师解药 | 火出圈的“刮油能手”油柑,能减肥?

药葫芦娃
原创
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合理用药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近日,某快餐品牌新出新品“爆汁三柠油柑茶”,去年火了一夏天的油柑又“翻红”了。
去年夏天,因为酸涩回甘的奇妙口感、清解通便的神奇功效,让本来不知名的南方小众水果——油柑,成功晋升为火爆一夏的“网红”,各大茶饮品牌纷纷推出油柑饮品,将其塑造成刮油减肥的“神器”。

油柑,到底是什么?真的能减肥吗?

油柑为何物?

油柑的学名为余甘子,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属余甘子的果实,是我国首批药食同源的品种之一。余甘子主产于印度、尼泊尔及我国西南、东南等地。我国以云南野生资源最为丰富,多于药用;福建、广东则多为人工栽培,作鲜果食。各地采收期不一,6月至次年2月均可采收。

余甘子作为传统中药材使用,最早见于唐代《新修本草》:“庵摩勒,味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一名余甘。生岭南交、广、爱等州。”庵摩勒,为通用译名,是一味在印度使用极其广泛的药材,被视为“圣果”。而“余甘”一名因其“初食苦涩,良久更甘”故得。

有何药效?

余甘子甘、酸、涩,凉。入肺、胃经。在我国古代,余甘子常见于本草典籍,主要用于治疗风虚热气、上气咳嗽,同时可以补益强气、乌发及解金石毒。《海药本草》记载:“主丹石伤肺,上气咳嗽。久服轻身,延年长生。”《本草拾遗》曰:“主补益,强气力。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

现代余甘子很少在传统中医方剂中有应用,但在民族医药中很是常用,尤其在藏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与诃子及毛诃子并称“三大果”,常用于解酒、治疗咳嗽感冒、尿闭、蜈蚣咬伤、肝胆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病、皮肤病、高血压病及体虚等。《中国药典》记载余甘子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而《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中则收录了鲜余甘子,以近成熟新鲜果实入药。它们的功效均为“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肺热或肺燥)咳嗽,喉痛,口干”。

余甘子果实中含百余种化学成分,鞣质、没食子酸等被认为是其主要活性组分。现代研究认为,余甘子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发炎、痢疾、肠胃炎等);抗氧化作用(鲜果汁中含较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作用、免疫调节);护肝作用(减轻小鼠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调脂、降血压)等。此外,余甘子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蛋白质、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还有良好的营养作用。

为什么不能刮油减肥?

余甘子药性甘酸涩又凉,补益收敛又清热下火,既可止泻又可消食。但脾胃虚寒者服用后寒上加凉,易导致腹泻,又其酸涩解腻,故被误会有刮油清脂通便的功效。

腹泻只是身体水分及电解质的丧失,并不是减脂,不能靠腹泻来瘦身、减肥。长时间腹泻容易致人体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生命危险。鲜余甘子并没有清脂通便的功效,不可作为减肥产品来服用。

夏日饮品多冰冷,余甘子本性凉,作为冰饮食用会让脾胃更加受损,因此不建议多食。除了鲜食,余甘子还可水煎服、入药膳、用盐渍,从而达到食疗效果。

鲜果5~8枚生食,日服2次。

有降压功效。

余甘子21个,先煮猪心肺,去浮沫再加余甘子煮熟,连汤吃。

可缓解哮喘症状。

鲜果10~30个,水煎服。

可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口干烦渴等症。

余甘子盐渍果5~8枚嚼食;或盐浸果液1汤匙,开水冲服。

对食积呕吐、腹痛、泄泻有效。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腹泻只是身体水分及电解质的丧失,并不是减脂,不能靠腹泻来瘦身、减肥。长时间腹泻可能引发生命危险。
2022-05-17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只有通过健康饮食搭配合理的运动,才能够让减肥大计健康的进行。不要再想剑走偏锋,不如从现在开始。
2022-05-17
田儒君
举人级
余甘子药性甘酸涩又凉,补益收敛又清热下火,既可止泻又可消食。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