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宏春观察:碳中和与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前景|绿会绿色发展系列

中国绿发会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从2020年在清洁供热系列讨论和碳中和讨论涉及煤炭话题以来,仅自己的随笔就写了不下五次,兹列举如下:

在清洁供热系列讨论中涉及煤炭的有:

2020-06-18,系列讨论之二:煤炭集乌金与肮脏的、噬水的能源于一体;

2020-06-21,余热供暖可收到减煤、环保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多重效益;

2020-06-29,系列讨论之五:余热供暖不仅“变废为宝”还能减少污染;

在碳中和的相关讨论中,涉及煤炭的随笔有:

2021-01-17,“我们需要恢复煤炭是生产力要素的本来属性”;

2021-01-20,“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我国煤炭行业向何处去”;

2021-02-19,“实现碳中和目标,要打好中国能源资源禀赋这手牌随笔”;

……

此外,还在《中国煤炭》《中国经济报告》等杂志发表了文章,基本都要涉及煤炭这一话题。现将我的一些看法归纳如下:

我们应当将煤炭看成是一种商品的本来属性,不能在需要的时候就把它看成乌金,在其他的时候就跟一些西方社团说成是“肮脏的能源”“噬水的煤炭”;

煤炭就是植物化石。煤是经过地壳运动,在空气压力和温度等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矿物,或准确地说是碳氢化合物。

煤炭,一种可以燃烧的黑色固体,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氮,是古代植物埋在地下,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和高温高压而形成的。按形成阶段和煤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煤炭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煤被用作能源资源,主要是燃烧用于生产电力和/或热,也可以作为工业用途,例如精炼金属,或生产化肥和许多化工产品。作为一种化石燃料,煤的形成是古代植物在腐败分解之前就被埋在地底,转化成泥炭,然后转化成褐煤,然后为次烟煤,之后烟煤,最后是无烟煤。

我国煤电热效率约为35%(如果考虑各环节效率的乘积可能还低一些),也就是说,在煤电发电、传输、利用过程中,约三分之二的能源浪费掉了。

煤炭清洁开采与利用,无论从理论、实践上,技术、经济上都已经相当成熟了。必须从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资源禀赋出发,必须深挖煤炭清洁利用的潜力,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可预见的未来,煤炭必须承担应有的重任。

煤炭要革命,但绝对不是要革煤炭的命,而是要在全产业链上实现绿色开发、清洁高效利用。实现了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洁能源。

探索“用炭不排碳”的煤炭利用新途径

《中国能源报》(2022年05月02日 第08 版)

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双碳”发展道路,应从以煤为主的国情出发,寻求“用炭不排碳”的化石能源利用新途径。在重视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同时,在蓄能、智慧化调节方面“补短板”,形成源-网-储-用一体化体系。

4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强化能源保供,通过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方式,2022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一方面要保证能源供给安全,另一方面要推进绿色能源转型,在“双碳”背景下,尤其是在国际局势紧张和国内疫情防控双重影响下,如何优化能源结构,动态平衡能源供需,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

中国能源报:现阶段,煤炭保供兜底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宏春:近段时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油气对外依存度高,而煤炭自主可控,储量丰富,发挥这一主体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对于保供兜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扩大产能释放,保持正常生产销售及发运,做好产销衔接,特别是把保障电煤供应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同时这也是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的底气和砝码。

这需要从供-输-销角度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生产侧主要是扩产能、稳库存,输送侧要加强中转储备,使用侧要适应不断增长的新能源电力,这也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必然,需要通过节能减排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等,根本性地巩固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探索“用炭不排碳”的技术路线。

价格方面,随着煤炭需求淡季临近,其价格从高位回落。由于夏季风、光、水等新能源能充分发挥价值,可保障工矿企业正常运转,煤价基本会控制在合理区间。

中国能源报:煤炭将在“双碳”目标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实现煤炭产业和“双碳”目标之间的完美结合?

周宏春:《“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立足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因此,“双碳”不是一刀切地不要煤炭和煤电。推动电力系统向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进化,短期内离不开煤电支撑,这就需要通盘考虑,先立后破,做好平稳过渡,兼顾能源转型与安全保障,加快集风、光、水、火于一体的现代能源大基地建设。

“双碳”目标下,煤炭生产应形成优质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新产业和新业态。煤炭产能收缩和释放与新能源发电应建立动态联动响应机制,以科技赋能设备智能化、采掘无人化、运行自动化和地面无煤化,推动煤炭供给动态调节和电源规模配比科学化,这也是建立现代煤矿体系的抓手。

个人认为,具有中国特色“双碳”发展道路,应从以煤为主的国情出发,寻求“用炭不排碳”的化石能源利用新途径;在重视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同时,在蓄能、智慧化调节方面“补短板”,形成源-网-储-用一体化体系;发挥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并给颠覆性技术留下足够的空间。

自备电厂,起源于电力供应紧张的时代,从煤炭行业起步,“煤矿办电”作为中国特色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并延伸到能耗高的行业和企业,如山东魏桥由纺织起步,逐步发展到电厂、电解铝等行业

“煤矿办电”,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最初是鼓励煤炭行业的三产,特别是劣质煤的综合利用发电;后来许多地方把综合利用电厂作为扩大电力供应的一种途径,对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国家对自备电厂,特别是综合利用电厂的鼓励政策取消后,也提出了要逐渐提高煤发电效率以及环保的要求,有一些燃煤自备电厂达不到要求,就慢慢被淘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说。

周宏春认为,对自备电厂的改造,要处理好关停和自备电厂这种存量资源有效发挥作用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些地方要求自备电厂一会关一会发,那还要不要技术升级?要不要正常维护?”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燃煤自备电厂仍然可以作为发电存量。“在电力供应不是特别丰富或者宽裕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充分挖掘存量资源,尽可能发挥存量资源的效益和作用以满足电力公用,满足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用电需求。”周宏春说。

周宏春进一步分析,如何将自备电厂这种私有化的发电存量资源,和新能源结合起来,形成智慧能源、多能互补是未来应该考虑的问题。“此外,像储能、源网储荷一体化都应该与自备电厂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不能只考虑自备电厂单个的问题。”

文章来源:宏春观察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ItylHf9C6BXCPRsi0X4KA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2-05-19
吾爱科学
庶吉士级
已阅读
2022-05-18
拼搏88888888
少师级
煤炭就是植物化石。煤是经过地壳运动,在空气压力和温度等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矿物,或准确地说是碳氢化合物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