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水猴子的生物博主“狐主任”、大型普法连续剧“法外狂徒张三的一生”的缔造者罗翔......
他们作为科普红人,火爆网络。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媒体能将科学变得更“平易近人”的时代,也是一个流量能让普通人快速成为网红的时代。
但是,作为未来科学的探索者,科研工作者们该如何对待流量与网络社交平台?如何与大众更好地进行学术分享和交流?又如何取得真科学与伪科学的舆论阵地争夺战呢?
昨晚,在学术头条视频号的一场题为“科研工作者该如何对待流量与网络社交平台?”的直播中,与会嘉宾告诉我们:
科学不需要在流量面前“炫技”和被裹挟,因为真科学终究会占领流量高地。
真科学 VS 伪科学,傻傻分不清楚?
前段时间,MBTI 测试在网络上刮起了一阵“人格心理测试”的风潮。
刚开始,人们对这样一种“感觉很准”“貌似科学”的测试方式趋之若鹜,但很快,真正的心理学研究者告诉大家真相:“MBTI 测试不仅完全没有用处,而且非常不靠谱。”
但即使面对科学证据,许多网络冲浪人可能仍然不会被说服,诸如此类误导大众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
究其原因,其实是很多人错把“伪科学”当作了“真科学”。
那么,什么是伪科学,什么又是真科学呢?
仅从概念上讲,科学是正确反映世界本质与规律的理论,而伪科学则是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却仍被当作正统科学论述的假设。
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科学史上 95% 的假说或假设后来都被证实是错误的,如此说来,难道科学家也在提出伪科学?
当然不是!敲黑板划重点!!
如果某假设或观点在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前提下,却仍被当作科学去推广,那就是伪科学!
而社交网络上,最常见的伪科学包装就是危言耸听,这种带有噱头属性的伪科学往往比真科学更易影响人们的判断方式。
比如,2012 年国外有研究人员就开展了这样一项研究:
来自加拿大和英国的教育、科学和护理专业的学生都被要求看一篇新闻报道的三个版本之一。新闻报道的内容是一个被谋杀的女孩的鬼魂出现在老校舍建筑的一张照片中。
第一个版本只是简单地说这是一个超自然事件;
第二个版本则声称这篇新闻报道的作者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记者,并从伪科学的角度对女孩的形象进行了解释;
第三个版本也将作者称为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记者,但从科学上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反驳。
最终结果如何呢?
研究团队发现,科学解释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观点。
针对这一现象,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李存璞认为,科普科普,“科”是基本,“普”是目的。无论传播媒介如何千变万化,科研工作者们所科普的东西的本质决不能受到影响——那就是真科学。
那些靠“炫技”吸引流量的伪科学
在“普”的过程中,科研工作者们会对流量更加慎重。
李存璞老师在直播中表示:“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用炫技的手法把科普写的神乎其技,再加上刻意传播的技巧话术,吸引了大量流量和关注,最后就成病毒式的裂变。这种现象不仅让人们对真科学产生误解,也让我们这些做正经科普的人有一点受挫。”
2021 年 4 月,一起“熟鸡蛋返生孵小鸡”的假论文事件就足以载入“伪科学”史册。
这篇得到发表的学术文章称:“选择正常、新鲜的受精鸡蛋,经过开水煮沸以后变成熟鸡蛋,再通过‘特异学生’的‘意念和能量传播’,就能使鸡蛋还原成生鸡蛋,(还原后的生鸡蛋)就能正常孵化出小鸡并能正常生长”。
这个事件也在社交平台上被讨论,在知乎问题“河南一校长发表熟蛋返生孵雏鸡论文,称利用特异学生意念和能量传播,为什么该论文能发表?暴露了哪些问题?”下面,有 1713 个回答,他们其中有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在读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中国科学院大学遗传学博士等,从不同专业不同角度,用科学手段和实验去抨击这篇论文。
不过,好消息是,该文章发表的杂志已被停刊整顿,作者自称所属的“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也被认定为非法社会组织,并被北京市民政局依法取缔。
但是,还有多少此类荒谬内容仍流传于网络甚至学术界呢?我们不得而知。
史嘉鑫是社会心理学博士,也经常出没在社交媒体上。疫情期间,有关心理、情绪的话题经常成为网络热点,但他对流量的态度一直保持谨慎,直到看到 MBTI、九型人格这种被心理学学术界批评的所谓“心理测试”,在年轻人朋友圈里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他忍不住自己写了一篇文章,从科学角度指出 MBTI 的低信度。当 MBTI 的问题出现在知乎热榜上的时候,史嘉鑫顺手把这篇内容发布了上去,很快占据了这个问题下的榜首位置。
类似“熟蛋返生孵雏鸡”、MBTI 等很多伪科学通过短视频、自媒体等方式肆虐传播,却在知乎等平台上被大量专家学者“去伪存真”,在真正的科学面前暴露无遗。
真科学可以对流量趋势做出预判,顺势占领高地,而伪科学靠刻意“炫技”去追逐流量,这也是真伪科学在面对流量的不同姿态。
让真正的科学占领高地
面对这些不良现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认为,科研工作者要坚持去做好的科普;而且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要有足够多的人站出来,讲好真科学。
高能物理博士许坤也认同这种观点,称科学行业人士不应该“圈地自萌”。不论是 86 岁中科院院士汪品先的海洋科普视频,还是神舟十三号宇航员们直播的《天空物理课堂》,各行各业的真科普、好科普,都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和追捧,这无疑是科学界和普通人的双重狂欢。
因此,社交媒体、短视频、各类网络知识平台的出现,的确为真科学打破壁垒、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提供了许多便利,甚至还会给科研工作本身带来新的思路。
史嘉鑫就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曾经在知乎上读到的一篇关于“颜色心理学”的回答,激发出了他的一个灵感,后来他尝试在颜色心理学沿着这个方向做了研究,并成功发表了一篇论文。
“心理学的研究通常会关注x变量到y变量的因果关系,这是最基本的科学思路。但知乎上不同领域的牛人太多了,他们特别聪明,经常能够想到x变量以外的其他变量是什么,他们的这种直觉可能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但能带给我一些不同的研究方向”,史嘉鑫在直播中聊到。
在流量时代,科研工作者可以选择在社交平台做科普传播,还可以把社交平台当成“学术后花园”,在这里不仅能找到科研群体和交流圈子,还能进行深入的、跨界的学术交流。
因此,当流量与科学结合起来,这种良性的循环一定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真科学,也终将占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