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评论 | 建设中国特色大学,理性看待大学排名

北京科技报社
原创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继“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之后,又有两所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公众等需要理性对待大学排名。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李云凤 图源/视觉中国

大学的国际排名往往备受社会关注,但近一段时间,却有多所国内高校退出排名。有人认为这些高校退出是因为排名低,“输不起”。也有人称中国的高校没有必要看这些国际排名,应该把心思放到学术研究上,不要去搞这些无意义的攀比。还有人认为那些国际排名的标准不符合中国国情,对中国高校不公平。

▲“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引发关注,随后有消息称,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也陆续退出“国际大学排名”

据了解,当今全球范围内较为公认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有四种,分别为QS世界大学排名、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当然,其中并没有哪一家具有绝对权威性,即便是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国际排名中位次差别却可能很大,主要原因就在于评价指标的侧重点不一样。

相对而言,QS排名强调大学软实力,着重考察学术声誉和雇主对毕业生的评价。THE排名赋予教学、科学研究各30%左右的权重。US News排名强调学术研究,另一项重要指标是学校的整体声誉。ARWU看重科研成果的数量等客观指标,如获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数量及在顶级学术期刊的发文数量等。

有研究发现,这些排名明显更偏重易找到客观数据(发表论文数量、论文引用数量、获奖成果或人数等)支持的理工学科,对于人文社科则不太友好。也因此,我国一些人文社科强而理工科相对较弱的高校在面对国际排名时难免吃“暗亏”,部分高校也在有意识地裁撤或压缩人文学科,以迎合国际排名的评价标准。

从国内高校的现实处境来看,排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江湖地位”,直接影响学生报考、教师招聘、资源分配、社会影响力。有专家认为,对大学进行或综合或单项的各类排名,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重视过度尤其是与经费等资源配置挂钩后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一些排名导向单一,扭曲了大学功能、将国际排名当成了办学的指挥棒等等。

实际上,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大学排名,都是由不同的机构发布的,这些机构并不代表学术权威,有的还具有较重的商业色彩,有些排行榜还曾经曝出收“咨询费”等人为操纵排名的事件。因此,对待国际或国内的大学排名,大可不必过度看重。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说,真正的一流大学也没有相同的标准。

我国的高校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是国家发展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既需要紧跟世界潮流,立德树人,更要紧跟我国新时代的发展脚步,积极参与国家各个领域的建设,为各行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中,各高校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学科的规划与建设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与国家的发展大局相结合。

有专业人士指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当然,我国高校的发展建设不能闭门造车,有必要借鉴国际排名所反映的一些客观情况,发现自身的短板,有意识地进行加强,但也不能把排名当成唯一的办学目标或方向。实际上,它们更需要在国家的发展大势中找准定位,办出自身的特色优势。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公众等也需要用理性态度对待大学排名,不过多地将其与资源分配、毕业生评价、学校声誉等挂钩,减少对高校自主办学的干扰。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评论
科普知识之窗
太傅级
已了解
2022-05-24
科普要发达
大学士级
我国的各高校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是国家发展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既需要紧跟世界潮流,立德树人,更要紧跟我国新时代的发展脚步,积极参与国家各个领域的建设,为各行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2022-05-29
若相惜哦
少师级
阅读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