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地层-地下结构动力灾变机理及减隔振(震)关键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成功召开

科普岩石力学与工程
原创
介绍岩石力学与工程方面的科普信息、工作,普及岩石力学科普知识
收藏

2022年5月6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在京组织召开了"地层-地下结构动力灾变机理及减隔振(震)关键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视频会议。
评价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陈政清院士、王复明院士和冯夏庭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评委会专家有:中国工程院李术才院士、杜修力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孙柏涛研究员、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天津大学夏开文教授。顾问秘书长方祖烈教授主持会议。
深圳大学包小华教授代表项目组作成果汇报。该项目由深圳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围绕动力灾变理论和地层-结构减隔振(震)关键技术开展了系统性的理论、试验、数值模拟、现场实践的闭环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 揭示了在主余震作用下砂土多次液化过程及其机理,建立了土体液化大变形全过程本构模型,探明了地层-结构动力灾变过程相互作用规律,提出了地层-结构共同作用动力灾害预测理论与方法。
  2. 揭示了混凝土结构性能劣化过程特征,提出了地层-结构一体化减隔振(震)韧性提升方法,发明了"弹性砂浆+钢纤维混凝土"隧道增韧技术。
  3. 发明了"单向排水地连墙+黏土换填"的车站减隔振结构和变形控制技术,研发了地铁运营隧道"钢轨吸振+道床减隔振+轨枕减振"的减隔振体系和相应控制技术。

上述成果在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近30个城市的60余项重大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获得发明专利42件,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撰写专著5部,编写规范/标准12部,省级工法1项。
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和评议,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层-结构共同作用动力灾害预测理论与方法"、"弹性砂浆+钢纤维混凝土隧道增韧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陈湘生院士代表项目组衷心感谢了学会的精心组织及与会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将根据评价委员会意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积极申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评论
臧鸿
学士级
2022-05-27
科普6126f750e9e10
学士级
教授们辛苦了!
2022-05-27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