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评论 | 建设“科技馆之城”,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北京科技报社
原创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北京将力争实现首都“科技馆之城”的建设目标,把科学融入到公众生活的各方面,增加科学文化的浓度,助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撰文/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李云凤

据“北京科协”官方微信报道,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即将启动“科技馆之城”建设。此举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人才和场馆优势,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位于北斗产业创新基地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物馆是亦庄新城的众多科技馆之一(图源:北京日报)

当前的科普已经从“知识补课”转向了“价值引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要让公众知道和了解一些科学技术知识,更要能够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理性和科学思维,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科普就必然需要超越单纯地普及科技知识的层面,而是要跃升到“更高维”的科学思维层面。或者说,从传播科学是什么上升到讲述科学为什么,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而从提升科学素质的角度来说,科普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科技场馆在这方面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方面,科技场馆中所呈现的科学和技术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系统,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脉络,这背后实际上暗含着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有助于受众系统地了解科技发展趋势,“鉴古知今谋未来”。另一方面,通过“科技馆之城”建设也可以进一步增加科学文化的浓度,这里所说的科学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的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以及科学价值观。作为一种高级文化,科学文化“建立在人类近400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基础上在整个社会中具有最大的共识,一旦科学文化内化于心并有效塑造人们的认知结构,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释放最大的生产潜能,而且通过科学文化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绕过很多制度障碍和观念壁垒。”

从这一点上来说,“科技馆之城”的建设将极大地助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而且从最近几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结果来看,那些科技资源丰富的区域,其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也较高。

近年来,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的规模与数量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共有1105家。当然,在科技类博物馆数量稳定提升的同时,资源匹配不均衡,展览展项同质化的问题也是在“科技馆之城”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或者说对于科技场馆的建设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或布局,除了综合性场馆的建设之外,专业性场馆的建设甚至包括相关科研院所的科技场馆“提质增效”,扩大对外开放的规模和力度也是需要考虑的。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说,科技场馆也更应该发挥作用和功能,让科技成为一种文化,同时也让文化中有科技的成分和因素,只不过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能仅仅依赖于综合性场馆,更需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这实际上也是科普的供给侧改革,《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分别针对不同人群拟实施5项提升行动,那么不同人群也应该有不同的或者说差异化的科技场馆,“因人制宜”,更有针对性地提升目标人群的科学素质。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科普要超越简单的知识层面,注重提高目标受众运用科学的技能,因为真正的科学素质不仅仅关乎知识,更关乎提出问题的思考方式,要让科学融入到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实际上就需要我们营造文化氛围,实现实体场馆与网络场馆的有效融合。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要让科学融入到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实际上就需要我们营造文化氛围,实现实体场馆与网络场馆的有效融合。
2022-06-02
坦 荡 荡
少傅级
进一步整合资源、人才和场馆优势,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2022-06-02
尼莫0812
学士级
“战略模糊”本意是在保持一定威慑情况下,对某些议题留有战略区间,不因极端立场而使某些议题出现不可控的冲突。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