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六一儿童节,肯德基因为一只鸭子火了……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跟小编一样,线上线下蹲守n天之后,依然没能抢到一只可达鸭。
虽然市面上“一鸭难求”,但是网上铺天盖地的可达鸭视频,却让不少人被它魔性的配乐成功“洗脑”。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其实这不是大家第一次被魔性旋律“洗脑”了,从暴露年龄的《江南style》,到最近的《谢谢你》,洗脑神曲可谓层出不穷……据说,那些旋律之所以这么容易占据我们的脑海,是因为“耳虫”作祟。
让人欲罢不能的“耳虫”
“窝窝头,一块钱四个,嘿嘿!”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来源:蜜雪冰城主题曲MV(旋律改编自美国民谣《哦,苏珊娜》)
这些旋律我们不一定喜欢,但是却时不时地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现,就像耳朵里住了一只昆虫——耳虫(earworm)。
耳虫一词来源于德语单词“ohrwurm”,早在16世纪,就被人们用来形容脑海中反复有一首歌“嗡嗡作响”的现象,不仅如此,它还有一个更加正式的名称:不自主的音乐意向(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IMI)。
研究发现,近99% 的人都有被耳虫“骚扰”的经历,约91%的人每星期都会经历一次。
人为什么会出现耳虫效应呢?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心理学院,从事音乐与记忆互动关联研究的的蒂姆·拜伦博士表示,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有意识的记忆相关联的,某些特殊的诱发条件,例如某个地点、某种情形,或是某种情感,能够触发人们对某些歌曲的特定回忆。歌词和旋律回到我们的脑海中不断重复,最终形成了“神曲洗脑”的现象。
什么样的“耳虫”更容易“洗脑”
通常来说,一首歌听了四到五遍以上,人们就能熟悉它的曲调,听到一个音符就能知道后面的音符是什么。
那为什么我们听过的歌有很多,能成为“神曲”的却寥寥无几呢?
为此,研究者们针对歌曲的“洗脑指数”展开了研究。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詹姆斯·克莱瑞斯认为,乐曲的结构是决定其“洗脑指数”的关键,速度快,旋律简单,带有区别于一般流行歌曲的特定音程,例如跳跃和重复。这些因素能够让歌曲更容易上口,也更容易变成“耳虫”。
来源:《小苹果》MV
瑞士卢塞恩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对50多首流行歌曲进行分析,发现能成为“耳虫”的音乐往往音符节拍长,音程较小,这样的歌曲难度低,也更容易学唱。
看来节奏感强、容易上口,是“耳虫”们的共同特点。
除此之外,人的精神状态也是影响耳虫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们在疲惫、压力大或发呆的时候更容易被“耳虫”找上门来。
如何摆脱“耳虫”骚扰
除了易于上口,那些红极一时的“顶级神曲”的节奏,还往往与人体的生理规律相契合。
以当年火遍全球的《江南style》为例,它的核心节奏仅由5个音节组成,整首歌曲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
除了“神曲”的必备特征,研究者们还发现,它的节拍和人慢跑后的心率十分接近,正是人体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因此听起来格外“上头”。
另一项研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受试者听歌时的大脑反应,发现“熟悉”的歌曲能够使听者的大脑活动和多巴胺生成增加,而这一作用效果和人们是否喜欢这首歌曲无关。
也就是说,哪怕你“非常不喜欢”这首歌,只要它通过超市背景音、广场舞和短视频在你这里混了“耳熟”,就依然能成功将你“洗脑”。
一旦被不喜欢的“耳虫”盯上,考试和工作这些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刻,脑海中突然循环播放起自己不喜欢的“洗脑神曲”,实在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耳虫”的骚扰呢?
其实,耳虫效应一般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如果不想“听”到哪首歌曲,只要试着不去想它,过一段时间“耳虫”自己就消失了。
除此之外,“神曲”们往往是凭借某一段特别魔性的旋律来实现“洗脑”的,这时只要试着听完或是唱完整首歌曲,就能打破洗脑的“死循环”。
来源:《精灵宝可梦》截图,表情包来自网络
如果这些方法都没有效果,我们还可以请出“杀手锏”——用另一段旋律来代替大脑中单曲循环的歌曲。不过,这样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往往是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段能够打败“神曲”的旋律,结局却是换了一条“耳虫”来洗脑。
END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小西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