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与碳相关的问答

中国石油学会
原创
传播石油知识,弘扬石油精神
收藏

什么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是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2,分子量为44.0095,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它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如人工降雨,也常在舞台中用于制造烟雾。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常被用作灭火剂。由于液态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经常被压缩溶入饮料,就形成了所谓的碳酸饮料。它还可以用于制造碳酸氢铵、小苏打、纯碱、尿素、铅白颜料以及铸钢件的淬火。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温室中种植植物常用二氧化碳作肥料。二氧化碳还可用于制取人造金刚石。

二氧化碳虽然有很多用途,但其危害性也很大。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就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使温度升高。近10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0.6℃,照这样下去,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100年来,海平面上升14厘米,到21世纪中叶,海平面将会上升25~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亚马孙雨林将会消失,两极海洋的冰块也将全部融化,所有这些变化会对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碳排放”和“碳减排”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它和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有关专家给出碳排放的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

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0.785;

飞机二氧化碳排放量短途(200千米以内)=千米数×0.275,中途(200至1000千米)=55 + 0.105×(千米数-200),长途(1000千米以上)=千米数×0.139;

火车旅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米数×0.04;

家用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天然气使用数×0.19;

家用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自来水使用数×0.91。

此外,还有人发布了肉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千克数×1.24。

这些公式是由联合国及一些环保组织共同完成的,在这些公式的基础上使用中国本土的统计数据和转换因子,使计算更符合中国国情,也更准确地反映你的实际碳足迹。

在中国,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都发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比如,2008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公报指出,1吨标准煤的能量约为0.7吨纯碳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0.7吨乘以3.7得出:消耗1吨标准煤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6吨。普通人只要记住“2.6”这个简单数字,就能从国家公布的统计报告中,估算出中国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2008年为例,全年能源总消费量为28.5亿吨标准煤,其中3亿吨来自传统生物质能源(非化石燃料),2.5亿吨来自可再生能源,实际消费的化石燃料能源量为23亿吨标准煤。23亿吨乘以2.6,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9.8亿吨。根据当年的统计公报,中国人口为13.28亿人,由此计算出,2008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5吨,这与国内外学术界认可的数字十分吻合。

“碳减排”就是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量。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产生了,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我们的日常生活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例如,少用空调和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等,以及如何通过节能减污的技术来减少工厂和企业的碳排放量,成为21世纪初最重要的环保话题之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结束之后,“低碳”概念开始高频率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建设低碳城市也被列入议题。关键是从基础做起,从细做起,比如走楼梯上下一层楼能减少0.218千克碳排放,少开空调一小时减少0.621千克碳排放,少用一吨水减少0.194千克碳排放等。

“碳”的抗议:为什么要减我?

当下,“碳排放”“碳减排”成了热搜的时尚名词。碳这下可坐不住了,非常生气地质问世人:我是人类的重要燃料,自古以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为什么要减我?!

碳的不满甚至愤慨也是有道理的。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但这种表述并不准确,准确地说应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但为了让民众有个容易的记忆方法,就简化叫做“碳排放”或者“碳减排”,这也委屈了“碳”。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对此,习近平主席已经在不同场合的国际会议上,代表中国向全世界作出了庄严承诺。这是我国履行大国责任的主要表现,对中国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工作报告。

为此,我们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作为每个个体来讲,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及时关电脑、打开一扇窗、自备购物袋、种一棵树……只要你学会做减法:减排、减污、减负、减欲、减速,就能为碳中和、碳减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什么是“碳交易”?

在欧洲,企业可以通过买卖二氧化碳排放量信用配额来实现排放达标的目标。碳排放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化的交易即“碳交易”。全球碳交易市场年均交易额已达300亿美元,预计将来还会大幅增加。在伦敦金融城,除了股票、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外,还有不少专门从事碳排放交易的公司。早在2002年,英国就自发建立了碳交易体系。另外,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中,有60多家企业致力于研发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新技术。虽然在伦敦没有一所类似股票交易所的碳交易所,但是这些大大小小从事碳排放交易的公司企业却早就联合在一起了。碳排放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06年交割的碳排放价格约为每吨16.50欧元(约合人民币165元),而2007年交割的碳排放价格则为17欧元。除英国外,欧洲各国目前都有活跃的碳排放交易市场。2002年,荷兰和世界银行首先开始碳交易时,碳排放的价格为每吨5欧元左右,此后开始上扬。2004年达到6欧元,到2006年4月上旬,每吨价格超过了31欧元。2006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总额达280亿美元,为2005年的2.5倍,交易的二氧化碳量达到了13亿吨。

英国、美国是全球碳排放交易的两大中心,分别为伦敦金融城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现在,参与碳排放交易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亚洲,投向了中国。由此可以看出,“碳交易”是用经济手段推动环保的国际通行办法,是清洁能源发展的有效机制。

作者:王濮

评论
科普5c常寿忠
大学士级
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2022-06-08
韩小玉
秀才级
绿色出行,环保运动。
2023-11-29
智慧无极限
学士级
绿色出行,环保运动。
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