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碳”相关的词语越发高频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
很多人在说“2021年是碳中和元年”、统计发现“我国‘双碳’人才缺口近百万”,这里面的“碳中和”和“双碳”是什么意思?
还有“零碳商品”、“碳足迹”、“净零生活”,这些又是什么东西?
去书店逛,发现关于与“碳”有关的书有点多,它们到底在说啥?
今天,整理了六个碳中和相关热词的含义,咱们一起来梳理清楚~
一、“碳”
我们在碳减排、碳交易、碳足迹、低碳,甚至零碳中所说的碳,指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出的各类温室气体。
为了便于统计计算,人们把这些温室气体按照影响程度不同,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所以大家常常用二氧化碳指代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排放会加速全球变暖,联合国的数据表明,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正处于20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地球上的气温比19世纪末升高了1.1℃,而过去十年(2011-2020年)是有纪录以来最温暖的十年。
而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
二、“温控1.5℃”
温控1.5℃的意思是,争取把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的1.5°C以内,这是2021年COP26气候峰会强调的重点。
而这个数字,是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C的影响及相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的特别报告”产生的。
《特别报告》对比了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2.0℃和1.5℃的风险👇
另外,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而不是2°C,还会使4.2亿人免遭极端热浪的侵袭、海平面的上升减少10厘米……
让人担忧的是,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到2017年人为引起的升温已达到1°C左右。
按照目前的速度,全球升温将在2040年左右达到1.5°C。
图源/IPCC
地球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扭转升温1.5℃的结局,需要全人类一起努力减少碳排放。
三、“碳达峰”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某个行业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
碳达峰是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是经济模式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低能耗模式的转变。
我国正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的“双碳”目标。
四、“碳中和”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天平来理解“碳中和”👇
天平的左边代表着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碳排放。
天平的右边则代表着对碳排放的“吸收”。当人们采取各种措施去“吸收”碳,增加右边的“砝码”时,左边碳排放的不利影响就会被抵消掉,从而实现平衡。
“吸收”碳,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个是利用碳去除技术,一个是进行低碳经济转型。
人们可以利用碳去除技术来去除并锁定温室气体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大量进行植树造林,就是碳去除技术的一种。
人们还可以通过发展低碳经济、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传统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
图源/pixabay
总而言之,人们可以在天平的两端添加或减少砝码。
而当碳排放的量-碳被吸收的量=0时,这种平衡就是碳中和。
市面上很多“零碳”产品所说的零碳以及“净零”排放其实并不代表绝对的零排放,和“碳中和”意思相似,代表等量碳排放被等量的碳吸收所抵消。
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要实现全球温控1.5℃的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在2030年前减少45% ,到2050年实现净零。
要实现净零目标,碳排放大国的改变是关键,根据联合国的数据👇
优化能源结构是直接有效的切入点:当今世界四分之三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能源部门,要实现净零,用风能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取代污染严重的煤炭等化石能源能够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五、“碳汇”
要理解碳汇,首先要理解“汇”是什么意思。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汇”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物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而碳汇,顾名思义,我们把“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之为“碳汇”。
与“碳汇”相对应的概念是“碳源”,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来理解碳源和碳汇的区别👇
地球的生态系统的本身是一种巨大的碳汇。
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绿碳”:森林、河湖湿地,草原,农田等都属于绿碳范畴。
图源/pixabay
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被称为“蓝碳”: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盐沼组成了“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
红树林
图源/World Bank Group
海草床
图源/Nature
六、“碳足迹”
碳足迹指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通常用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穿衣、吃饭、开车、购物、旅行……
图源/cundall
碳足迹越高,说明你的日常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越多;碳足迹越低,说明你的生活是“气候友好型”,有助于抗击全球变暖。
你可以去网上搜索“碳足迹计算器”来计算自己的碳足迹有多少,从而更好地践行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略)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发布。)
文章来源:添蓝 公众号
责任编辑: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