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科技馆 |假期去哪?寻找蛙的祖先

大美科学 2019-12-19

  蛙的祖先

  恐龙生活的时代有青蛙吗?当然有,你别小看这些小动物在地球上的出现可是比恐龙还早呢!蛙类的发育存在一个显著的“变态过程”:它们的幼体有尾巴,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称为“蝌蚪”;而成年之后长出四条腿,尾巴消失,用肺呼吸,更加适应陆地生活,也就是说这类动物有两种生命阶段。

  本期我们带领大家走进中国古动物馆,一起来找找蛙的化石标本,看看蛙的祖先。

  辽蟾:恐龙时代的古蛙

  最早的蛙类出现在三叠纪早期约2.5亿年前,比最早的恐龙还要早2000万年。但那时的蛙类称为“原无尾类”,与现在的蛙类有显著的不同,是在成年时保留尾巴,代表如马达加斯加的三叠蟾。它们的荐前椎数量也比较多(14个),身体显得稍微长一些,而后腿相对较短,所以跳跃能力显然不如现代蛙类。在大约2亿年前,原无尾类的尾巴在演化中消失,出现了真正的无尾类。

  

  赵氏辽蟾化石(来源:中国古动物馆)

  中国最早的蛙类是发现于辽宁的赵氏辽蟾。辽蟾生活在1 亿多年前。它拥有9 个荐前椎(比现代蛙类多1 个)、3 对自由肋以及较短的后腿,显示出原始的特征。在赵氏辽蟾的正型标本上,四只古蛙时保存在一块岩石中,这的确是比较罕见的现象。推测它们是被突如其来的火山泥石流快速掩埋在一起的。难得的是,它们的骨骼没有被冲散,而是呈立体状态,保存得十分精美。这真是大自然留给古生物学家最珍贵的礼物!

  

  四具保存在一起的赵氏辽蟾骨骼化石

  (摄影:阿里尔德·哈根Arild Hagen)

  

  蛙的常识

  也许你注意到这些早期无尾类都被称为某某“蟾”而不是某某“蛙”。为什么呢?现代的青蛙和蟾蜍具有两种非常不同的肩带骨骼结构,分别称为固胸型和弧胸型肩带;其外貌也大相径庭,青蛙一般皮肤光滑、拥有一双适合跳跃的“大长腿”,而蟾蜍的体表疙疙瘩瘩的(所以被称为癞蛤蟆),跳跃能力也较差。那些早期的蛙类跳跃能力较差,且都具有与蟾蜍相似的弧胸型肩带,所以中文一般译为某某“蟾”。由此看来,在地质记录中蟾比蛙出现得更早,所以请大家别小瞧了这些“癞蛤蟆”!

  玩骨头的卢老师

  

  本期卢静带您走进中国古动物馆,寻找蛙的祖先。

  

  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

  听化石的故事

  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研学指南

  中国古动物馆

  开馆时间

  9:00-16:30,16: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地址

  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2号(北京动物园向西300米路南;北京天文馆西50米)。

  电话

  010-88369280 010-88369210 010-88369315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大美科学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