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校园丨北京师范大学,治学修身乐为公,薪火相传志恢弘

大美科学 2019-08-27

  谈到发展,离不开教育。而谈到教育,离不开老师。纵观世界的教育史发展,作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师范最早起源于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和德国。在中国,师范教育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首创南洋公学,特设的“师范院”是中国师范教育的开始。

  

  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学师范院借上海徐家汇民房一所,正式开学上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从无到有,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由孙家鼐主持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许景澄任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 A. P. Martin)任西学总教习。这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牌匾。

  京师大学堂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中外教员合影。

  1901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丁韪良(居中的美国人)和教员在北京和嘉公主府(四公主府)梳妆楼前合影。(图源:VCG)

  京师大学堂以中国最高学府的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的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身兼中国最高学府与国家教育部的双重职能。

  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这成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之始

  1902年12月17日(光绪二十八年阴历十一月十八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开学。这一天就是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开学时,师范馆考取的学生共79名;仕学馆同时开学,录取学生57名。

  校址在景山东马神庙原公主府。仕学馆的学生住在寝宫后边的平房里,当时叫“十二帘”;师范馆的学生住在两座楼房里,当时叫“南北楼”。后来仕学馆迁出马神庙,到李阁老胡同。

  

  京师大学堂修业证书(清光绪)

  清末兴办学堂时,一般读书人依旧向往科举,对于入学堂,特别是入师范学堂,并不太感兴趣。政府为了吸引他们,给予师范生优厚的待遇。不仅食宿全由国家供给,而且宿舍、自修室都很宽裕。伙食非常讲究。每人冬夏二季,备发一套操衣,还有青衫、靴子等物。此外,还按学生月考成绩,分别予以几块银圆或十几块银圆的奖金。

  洋务派开明人士张百熙、张之洞等,都已经认识到培养师范人才、储备师资的急迫性。所以《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内明确指出:“师范出身一项(按:‘出身’指待遇和毕业后的出路),系破格从优,以资鼓励。”这种对师范学生优待的政策,到了辛亥革命以后还沿用。这种优待推动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

  

  

  

  《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创立,标志着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正式兴起。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开始逐渐被世人所重视,从西方引进的近代师范教育体制也开始在中国逐步确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校门

  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5月,优级师范科从京师大学堂中独立并建校,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这是中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这里不得不介绍下著名的辅仁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辅仁大学是一所由罗马公教创办的天主教大学,其前身是1925年天主教徒英敛之(1867-1926)和马相伯(1840-1939)创立的辅仁社,1927年更名为北京辅仁大学,其名取《论语》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民国时期的辅仁大学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

  

  

  辅仁大学老照片

  辅仁大学曾涌现出无数英才,美国高能物理学家邓黎昌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放射药物学家彭勤淄、美国迈阿密大学化学研究所夏松谰、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叶嘉莹、日本驻华第一任大使小川平四郎等,都曾是辅仁大学的学子。我国著名指挥家李德伦、文物大师朱家溍、作家萧乾等也曾在这里就读。

  1950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接办。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现为北京市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辅仁大学旧址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成立于1908年,原名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堂,1912年改名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改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前身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老照片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学者也曾先后在北师任教。

  

  李大钊

  鲁迅

  

  

  钱玄同

  梁启超

  

  范文澜

  黎锦熙

  

  

  

  白寿彝

  启功

  

  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它也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高校,211、985工程入选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师范院校首席。

  

  北师大京师学堂

  

  北师大海淀校区主楼

  

  北师大影视艺术红楼

  

  北师大化学学院

  

  北师大海淀校区校训碑,是北师大启功老先生亲笔题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

  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

  ——启功先生对毕业生寄语

  如今,北京师范大学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希望每一个北师新生在北师大展示自己的风采,也希望每一个北师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展示北师大人的风采!

  作者:油钉

  景观设计师,自由撰稿人。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大美科学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