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撷英 (上篇)

大美科学 2019-01-23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著名论断,吹响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不仅标志着“科学的春天”降临祖国大地,同时也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

  

  全国科学大会会场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图片来源:福建省档案馆

  同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华彩乐章。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沧海桑田“中国巨变”

  

  对比国家统计局1978年和2017年两份统计公报,能感受到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变:

  ▍我国GDP从1978年的0.3645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7年的59660元,年均增长约9.5%,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7年达到 45.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7年达到76.7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运营网和移动宽带网,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占世界经济比重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引擎。

  

  

  

  

  4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科技进步的40年,是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大成果的40年。改革开放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赋予改革开放更强动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程,生动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这一伟大真理。

  让我们一起去回顾这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的40年,去见证那些辉煌的科技成果!!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

  1978年

  1978年,蕨类植物学家秦仁昌在《植物分类学报》第16卷发表《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建立了中国蕨类植物分类的新系统。

  

  晚年的秦仁昌

  

  王选(左四)和技术人员查看用系统排印出的新华社新闻稿

  1979年

  1979年7月,第一张采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问世。

  1980年

  1980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央气象台合作成立了联合数值预报室,将东亚大气环流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发展成中国天气预报的业务模式。

  

  按顺序排依次为陶诗言、叶笃正、涂长望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德宝(右二)与科研人员在一起

  1981年

  1981年11月,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核酸—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yAla)。

  1982年

  1982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经过大量试验,完成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青蒿素合成研究组合影

  

  “关于不相交 STEINER 三元系大集的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3年

  1983年,中国数学家陆家羲在国际上发表关于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系列论文,解决了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4年

  1984年,冯康在北京微分几何与微分方程国际会议上首次系统提出了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

  

  冯康院士 70 岁寿辰做报告

  

  首次登陆南极

  1985年

  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在西南极乔治王岛落成。

  1986年

  1986年12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赵忠贤教授及他的研究小组发现起始转变温度为48.6开的锶镧铜氧化物超导体。

  

  赵忠贤获第三世界科学院1986年度物理奖,图中授奖者为时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萨拉姆

  

  “神光Ⅱ”装置

  1987年

  1987年6月,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神光Ⅰ”高功率激光装置通过国家鉴定,该装置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高功率激光装置。

  1988年

  1988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宣告建造成功。

  

  BEPCⅡ储存环

  

  1989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制成功丙纶级聚丙烯树脂,该项目获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见左图)。

  1990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研制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获得成功,首颗载有十波段扫描辐射计的“风云一号”C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

  

  “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

  

  我国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机

  1991年

  1991年11月,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机在邮电部洛阳电话设备厂诞生。

  1992年

  1992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汞-208和铪-185两种新核素,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合成的铂-202一起,实现了我国在新核素合成和研究领域零的突破。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外景

  

  1993年7月谢家麟教授在BFEL装置鉴定会上做报告

  1993年

  1993年5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等承担的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成功实现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受激振荡,并于12月28日凌晨顺利实现饱和振荡。

  1994年

  1994年12月,中国第一台潜深1000米的无缆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成功。

  

  “探索者号”

  

  “曙光1000”研制团队部分成员

  1995年

  1995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级鉴定。

  1996年

  1996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研制出同时能出两种颜色激光的准周期介电体超晶格,成功验证了多重准相位匹配理论。

  

  首次在一块准周期超晶格中实现了激光高效三倍频

  

  姚檀栋院士与美国科学院院士朗尼·汤普森把收集到的样品分类装瓶

  1997年

  1997年9月,中美希夏邦马峰冰芯科学考察队在海拔7000米的达索普冰川上成功钻取了总计480米长、重5吨的冰芯。

  1998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革及他的研究组在我国辽宁北票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这一发现发表在1998年11月的《科学》杂志上。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有花植物新类群——辽宁古果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篇

  尽在此书

  《改革开放40年科技成就撷英》

  

  《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成就撷英》编写组

  策划:郑洪玮 李 洁

  责编:刘 今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结记录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科技成就,弘扬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的时代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对40年来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通过面向科研团队和重大科学计划重大工程实施单位的广泛征集,获得了大量珍贵图文,辑录成《改革开放40年科技成就撷英》一书。本书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展示了40年来40项科技成就,是科技工作者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年向公众呈现的一部诚意之作。

  参考资料:

  新华网,瞭望 | 改革开放40年,时代的传奇

  《改革开放40年科技成就撷英》

  图文均来自图书《改革开放四十年科技撷英》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大美科学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