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jpg

路遇“小黑蛇”,到底捡不捡?是夜华也不捡!

科学动物园 2017-10-24

  最近被《三生三世》里长角的“小黑蛇”刷了屏,如果你是凡人素素,你捡不捡?如果是我,我有点想捡,又怕被咬,但是不捡,万一是夜华呢?

  路遇小黑蛇,有毒概率大不大?

  它可能是黑曼巴蛇,这种蛇千万不能捡!主要分布于东非及南非,西非也有零星分布。具有可以杀死一头老虎的剧毒神经毒,被黑曼巴蛇咬伤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快15分钟后就会死亡,被称为“非洲死神”!

  

  也可能是黑王蛇,分布于美国西部至墨西哥北部,栖息于旷野、草原、沙漠和农场附近的丛林。遇到它,可以捡,万一是夜华呢!它性情温顺,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本身无毒却主要以其它蛇类特别是毒蛇为食,因此被称为王蛇。

  

  我是来凑数哒,真的黑王蛇和上面那只长得差不多,小编怕引起不适……

  概率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好讲,作为凡人的我们还是别捡了,躲过了被咬也躲不过跳诛仙台啊。

  

  不!我实在想捡,因为太期待它是夜华了,怎么办?

  别怕,小编来教你辨别方法!

  首先,毒蛇的头部一般多呈三角形。等等,让我想想,夜华那条小黑蛇不就是三角头的吗?白浅还敢亲她?果然是真爱啊!

  

  

  其次,毒蛇体背斑纹颜色一般比较鲜明,尾部一般粗而短,由肛门向后突然变细。不排除有特例喔~

  

  特例?别逗我玩了,来条关键的!

  关键的来了!毒蛇发现人后,一般不逃跑,如果逃跑,爬行的速度也不快。它们盘卷着休息,睡觉时,头部多插到腹面皮肤下面,是不是心里有点谱了?敢不敢捡?当心!如果你捡起它它身体柔软,极可能是毒蛇。

  最不济的情况是你没识别出来,被你幻想的夜华咬了,那你就看看牙印吧,有俩大牙印的,那就是毒蛇了,赶紧就医吧!

  

  

  再给毒牙来个特写镜头

  其实,毒蛇的毒牙,也不光上面那一种,简单来讲可以分成三类吧

  “管牙类”最毒,毒牙长在嘴的前面,平常可以折叠起来。牙的毒槽完全密闭成管状,就像一个针管,向伤口注射毒液。

  其次是“前沟牙类”,也是长在嘴的前面,但没有完全封闭的槽沟,不能注射毒液。

  最逊的是“后沟牙类”,它们的毒牙只有U形的槽,不能用毒牙进行第一波攻击,只能先整个咬住猎物,用后牙把毒液注入它们的身体。

  当然不排除有些蛇的毒牙兼具上面多种特征喔,比如我们耳熟的眼镜蛇,毒牙长在前面,较短,不能折叠,但也是完全密闭的管状。

  

  讲了它的牙,没有毒液,也是伤不到人的吧?那蛇的毒液都有哪些种类呢?

  按其性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三大类。

  神经毒

  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局部无炎症表现,仅有轻微刺痛、微痒、麻木。被咬1—6小时后开始出现全身神经肌肉麻痹症状,病情发展迅速,具体表现为全身不适、头晕眼花、呼吸困难等,如抢救不及时,将导致呼吸衰竭死亡。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

  血循毒

  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局部红肿、疼痛剧烈,流血不止,肿胀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常有水泡、淤斑,中毒严重者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少尿、无尿,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如:蝰蛇、尖吻腹、竹叶青等。

  混合毒

  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周围红肿疼痛,范围迅速扩大,伤口流血不多但很快闭合变黑,周围有血泡。被咬2—6小时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困倦思睡、呕吐畏寒、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心律失常等。如: 眼镜蛇、眼镜王蛇、腹蛇等

  

  既然毒液这么毒,可我怎么听说它可以治病呢?

  确实是,但需要提纯!有些蛇毒中有一种酶,能促进凝血作用,改善人的出血状态,所以医疗人员会从中提取凝血酶,来治疗一些有严重出血倾向的病症。

  讲了这么多,路遇小黑蛇,你还会幻想它是夜华吗?即使是夜华,小编也不敢捡,你呢?

  编辑:神秘园长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文由中国动物学会研究员,教授黄乘明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学动物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