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谢父君,我又可以闻到夜华的"味道"啦!科学动物园 2017-10-24 |
《三生三世》中素素与“小黑蛇”的情缘快被观众们玩坏了,“小黑蛇,我们走”“小黑蛇,用飞的”,人家明明是一条龙,为何看起来如此像蛇?闻起来也像蛇吗?夜华儿子真身长啥样你们清楚了嘛?小编翻遍了资料,发现些蛛丝马迹,一起来看看吧!
阿离真身不会真的长这样吧?
龙和蛇有何渊源呢?被喊“小黑蛇”夜华应该觉得委屈吗?
从图腾说的角度来讲不应该!人类祖先,在远古图腾时代,最早的传说是女娲和伏羲,他们都是人头蛇身。5000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夏族以蛇为图腾,经过多年的征战与扩张,成为一个强盛的氏族,他将被征服民族的图腾结合到夏族图腾上去,于是出现了马头、牛耳、蛇身、鹿角、鹰爪、鱼鳞,逐步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龙。
此外,闻一多在《伏羲考》中也认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生物”,果真如此的话,夜华变身的那只小黑龙也不过就是加了鹿角、鱼鳞等的“小黑蛇”,喊它小黑蛇也不算委屈他。
看这个龙头,有没有觉得有点熟悉?
那我们到底是“龙的传人”还是“蛇的传人”呢?
即便是蛇的传人,我也要说我是龙的传人,这样霸气!《说文解字》称“龙,鳞虫之长”,“鳞虫”是蛇的一种,《周易》中所说的“潜龙”“飞龙”,实际也是不同存在形式的蛇。龙这种蛇,本领更强大,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于是古人对龙的敬畏日渐增长,便慢慢从“蛇”中独立了出来,有了专门的“龙族”。
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龙种”,于是“龙”被进一步神话……实际上“龙的传人”寓意皇帝天子的血统,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能号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好了,都行吧!
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
夜华的真身大黑龙,长得还可以,是不是导演弄错了?因为上古时代的龙据说长这样?
据《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一书记载,中国龙发展经历了3个时期。
春秋以前——古代龙。夜华是上古时代的,目测就是这种了。形态粗陋、蛇身兽头,匍匐爬行。有尖角、齿角或无角的,有卷鼻或无鼻的,有一鳍或无鳍的……总之,粗野狂放,怎么丑怎么想象吧。
战国到唐代——中世龙。体态呈S形,刚健有力,从匍匐走向飞腾。体态结构逐渐由牛角变为鹿角,出现羊须、头发,蛇身有时表现为兽身,长得渐渐好看些了。
宋以后——现代龙,形态基本定型,蜿蜒多姿,通体华美,粗野渐褪却也不失威严,身体各个部分极为协调,富有神韵,去看看天安门前的华表柱吧,上面的龙堪称完美“现代龙”。
不得不说,人类想象力是越来越丰富了,咦,还是龙进化了呢?
常说“龙生九子不成龙”,那夜华的儿子也就是糯米团子阿离真身长啥样呢?
不管是“九子”还是“不成龙”都是误会!最早记载龙有九子的著作是汉刘歆所撰《西京杂记》,“瓠子河决,有蛟龙从九子,自决中逆上入河,喷沫流波数十里。”蛟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无角、有鳞、生活于水中的神异动物,是龙的一种。古语用九表示数量极多、极高等,原文本意是相从的小蛟龙很多,就像“九牛一毛”“九五之尊”,并非精准的数字九。
传说中的蛟龙?谁见过?
明孝宗朱祷樘曾好奇龙生九子的名目,李东阳给出的答复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赑屃、蚩吻。但据史学家考究,这些名称大多为古代文献中怪兽的名称,其中的睚眦、蒲牢、狻猊等更是都与龙沾不上边。不排除李东阳为了交差,有拼凑嫌疑,欺君?
兄弟间再不像,也不至于这样吧?
慢慢的“蛟龙九子”便演变为“龙生九子不成龙”,用来比喻兄弟性格各异。至于夜华儿子阿离的真身,还是参考前面的古代龙形象吧!
知乎上很多人说自己看见过龙,莫非是下凡间体察民情的夜华?
目击者多为老人或小孩,地点多出现在农村或荒野,龙多为坠龙并伴随着雷雨腾空而去,龙身上很腥(蛇也很腥),遥想剧中场面何其相似,夜华,是你嘛?许是因为我道行还没够,因此还从没见过你?抱着小黑蛇睡觉,提着小黑蛇赶集,素素,你没闻出有啥味道吗?
在神仙空间里,可能我们都是聋子瞎子吧
作为夜华的粉丝们,你们更愿意相信哪一种呢?
编辑:神秘园长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
本文由中国动物学会研究员,教授黄乘明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李阳阳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app.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x.jpg)
![](https://img1.kepuchina.cn/images/2018/code_wb.jpg)
![](/images/2017/source/55.jpg)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