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记忆力最好?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多年

科普中国微平台 2018-02-26

  本文专家:袁博,中科院神经所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记性好”这句话也广为流传。于是,人们都喜欢在精力充沛的早晨进行朗读背诵等记忆性的活动。

  

  然而,早晨真的是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吗?很多专家都表示怀疑,我们一起探讨关于记忆力的问题。

  

  早晨记忆力更好吗?

  从1887年研究人员测试一天内不同时间膝跳反射的强度开始,人们进行了近百年研究,却仍然没有定论。

  实际上,学习和记忆,是一件原理复杂、又十分个性化的生理活动。

  

  记忆的形成机制尚没有确切的结论,如何衡量记忆的效果也是众说纷纭,更不要说对何时的记忆更高效进行判定和解析了。

  记忆力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笼统地说,记忆的形成和神经元之间特定的电活动有关。

  无论我们记忆的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旋律,都离不开相关神经元的活动。

  区别只在于有哪些神经元参与,有多少神经元参与,以及神经活动的频率高低等。

  

  当足够多的电活动,使神经元开始形成稳定联系后,相关的记忆便得到巩固。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的活力、体内激素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记忆的形成。

  虽然人体是复杂的系统,但总会存在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这个状态合适的时间,便是记忆相对高效的时间。

  而身体状态随着时间呈现出周期性调整,这是生物体存在节律性的一种表现。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叶片在恒定的黑暗环境下,仍表现出24小时的波动性变化。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三位研究“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的科学家。

  

  人类用上百年的时间证明:生物体的状态随着时间的进展,受到内源性的调节。这种24小时的动物节律,完全是因为在生物体内有若干蛋白呈现周期性的相互作用。

  记忆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首先,记忆是一种生理功能,它的形成和巩固,需要相应结构的配合。功能依附在结构之上,结构越合适,功能便越强大。

  但是,究竟什么影响着记忆力呢?这完全因人而异。

  

  比如,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强烈的刺激,甚至是之前的学习基础,都可能是重要的因素。

  另外,人体内存在着一种自主性的生物钟。外部环境的改变,并不会对这套机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这套自主性的生物钟,只是影响记忆的众多因素之一。

  我们并不能一刀切的宣布,什么时间是记忆最好的时候。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想要知道自主性生物钟对记忆的影响,需要先把其它所有因素都排除掉。

  被试者必须完全均一,不能有个性化的情感,不能有个性化的认知,也不能有个性化的饮食。这显然很难做到。

  对记忆的研究,应该立足于改善我们的学习状态,大多数人完全没有必要知道生物钟究竟影响了多少记忆。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测试结果可能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也可能和我们吃的东西有关……

  我们只要花一些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做同样的学习,过一段时间比较效果就可以了。用这种比较,摸索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就可以啦!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平台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