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别轻易做“寡人” 长期吃素或可产生缺铁性贫血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08-13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践行“素食主义”,立志做一个饮食寡淡的人。据《钱江晚报》报道,在美国有1/10人口、英国有1/6人口已经或正在考虑成为素食者。而在中国,随着“都市富贵病”患者日益增多,素食也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不过,长期吃素其实是有弊端的,可能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均衡,尤其会造成缺铁性贫血。那么,素食主义为什么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呢?出现缺铁性贫血,素食主义者该如何改善饮食呢?
饮食过于寡淡容易出现缺铁问题,进而引发贫血等不适。据《北京晨报》报道,素食中铁质来源为植物中的非血基质铁,吸收率仅有5%,相较存在于牛肉、猪肉、羊肉等肉食内吸收率为20%~30%的血基质铁,偏爱素食的人铁元素的吸收量会很有限。而长期缺铁就很容易干扰血红素的形成,进一步影响造血机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发生,继而引起晕眩、疲倦、虚弱等生理不适反应。
红网也提到,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人体的消化结构等方面来看,人应该属于杂食动物,即不是单纯的肉食或素食,一味地强调单纯的素食、肉食都不利于人类的整体发育和发展。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人类饮食的荤素黄金比例应该为1:7,即1分荤7分素。饮食应种类多样,营养才会均衡。
对于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素食者,南方网提出了5点饮食建议:
1.食用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奶、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2.适量摄入脂肪。每日以50克左右为宜,脂肪不可摄入过多,否则会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
3.适量碳水化合物。每日400克左右。
4.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提倡使用铁锅。
5.膳食中应包括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张磊)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领域:健康养生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医学类)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