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突然想吃肉?原来是多巴胺神经元在“捣鬼”

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2017-12-18

  为什么有段时间不吃肉,会特别想吃肉?美国时间4日《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能是大脑中一类多巴胺神经元在“捣鬼”。

  论文第一作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刘绮丽5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酵母是果蝇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把酵母从食物中去除后,果蝇会因蛋白质缺乏而对蛋白质更渴求,更偏爱酵母从而摄入大量酵母。但是此前人们对这种神经调节机制知之甚少。

  他们研究发现,原来是一类多巴胺神经元在“捣鬼”。根据这些神经元在果蝇大脑中的投射区域,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DA-WED。当这些神经元失活时,即使果蝇被喂食缺乏蛋白的食物,它们对酵母的偏爱和摄取也会大大降低,但对水和盐分等的摄取欲望则不受影响。相反,人为激活DA-WED神经元,即便果蝇已经摄取了足够蛋白质,还是会对蛋白质如饥似渴,从而摄入过量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对DA-WED的监测发现,当果蝇处于蛋白质饥饿状态时,这些神经元会变得更加活跃。有趣的是,活跃的DA-WED神经元不仅诱发果蝇对蛋白质的渴求,还会造成果蝇对另一类它们平时十分偏爱的营养物质——糖类的排斥, 从而使得果蝇专心摄取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便迅速恢复体内的蛋白质平衡。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这种双重功效是由DA-WED神经元的两个不同分支通过两种不同的多巴胺受体,分别作用在两类不同的下游神经元中实现的。刘绮丽指出,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对整体食物的摄取量有深入的影响,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蛋白质摄取调控机制的理解,为治疗肥胖症提供了潜在的线索。(记者 姜靖)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