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1).jpg

警惕!年关将近,多人因它死亡!你还不注意?

科普中国微平台 2018-02-11

  本文审稿:陈海旭博士,副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老年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

  年关将近,一大波聚会即将来袭。中国人多奉行“好酒好肉”的待客之道,客人喝得越多,表示主人招待的越热情,可过度饮酒容易乐极生悲。

  

  最近接连发生几起因过度饮酒导致猝死的悲剧,让我们不得不对饮酒引起重视。

  喝酒有哪些危害?

  早在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把酒精列为1类致癌物(表示确定能对人体致癌)。

  

  IARC研究小组认为上消化道癌症(口腔,咽喉,食道)和肝癌与酒精饮料的消费有因果关系,每日摄入酒精60g以上,多数上消化道癌症风险增加三倍。此外,工作组认为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得出结论:大肠癌和女性乳腺癌与酒精消耗脱不了关系。这使得酒精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十大风险因素之一。

  

  目前认为酒精致癌的主要机理为:

  1、酒中含有部分致癌成分,如氨基甲酸乙酯,2010年被列为2A类致癌物,与肺癌、肝癌等疾病有关。

  2、酒精即乙醇,在体内代谢可产生乙醛,致癌性在2012年也被证实;酒精可作为溶剂,促进消化道及各器官吸收更多的致癌物质,从而增加癌症风险。

  3、酒精可降低机体对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机体免疫力。

  喝酒要注意什么?

  1、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饮酒时服头孢类、感冒药、安眠药、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布洛芬和萘普生等止痛药、抗过敏、抗抑郁、降血压药物,会与酒精产生相互作用,轻则引起溃疡等疾病,重则导致器官衰竭甚至致命。

  

  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对明确指出易与酒精发生作用的药物一定要避免与酒精同用。

  2、酒水不要混着喝

  白酒、红酒、啤酒与茶水、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等混着喝能促进机体对酒精的吸收,从而带来更大的伤害。

  

  3、切忌空腹饮酒

  没有食物的保护,酒精直接刺激消化道,损伤更大,此外饮酒时应多吃蔬菜,保证维生素等的摄入,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喝酒的上限应是多少?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建议:

  男性每日饮酒应该不超过酒精25 g,相当于:

  啤酒 750 mL;

  葡萄酒 250 mL;

  38°白酒 75 g=1.5两;

  高度白酒 50 g=1两。

  

  女性每日饮酒应该不超过酒精15 g,相当于:

  啤酒 450 mL;

  葡萄酒 150 ml;

  38°白酒 50 g=1两;

  高度白酒 30 g=0.6两。

  

  注:酒中所含的纯酒精的量,可通过酒瓶标签上标示的度数计算。如酒精度数为38%的250 mL酒,用250 mL×0.38=95 mL,那么纯酒精的含量就是95 mL。

  酒精中毒应如何急救?

  酒精的中毒量和致死量因人而异,70~80 g可能引起酒精中毒,250~500g可能致死。对出现行动笨拙、言语不清、意识模糊的醉酒者必须有清醒的人员陪同与照顾。

  

  一旦醉酒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等现象,要保持镇定,立刻采取以下方式施救:

  1、送医或呼叫120,在医护人员到达前谨遵医嘱进行现场施救。

  2、将醉酒者保持侧卧,解开衣领,注意清理口腔呕吐物,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发窒息,同时注意保暖防止体温下降。

  3、通知醉酒者家人,并了解相关病史,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

  4、饮酒即使有益,与其带来的危害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只要饮酒就会对健康产生损伤,因此有饮酒习惯且戒不掉的人可以适量饮酒,但如果没有饮酒习惯,不建议再开始饮酒。

  

  春节将至,无论你是跟亲人团聚,还是孤身在异乡打拼,都切莫贪杯,健健康康过个年~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平台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