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2).jpg

盘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三个误区 你中了吗?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8-03-26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方正)多囊卵巢综合征已不再是罕见疾病,由于压力、生活方式、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该病的患病人数也只增不减。然而,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过程中,人们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或将影响患者无法接受到科学、及时的治疗。

  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首席科普传播专家王智彪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扶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邹敏,让他们为大家纠正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有月经稀发、高雄激素血症的症状即断定自己患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些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月经稀发、高雄激素血症的症状,便立刻判定自己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并整天惴惴不安,担心自己今后难以受孕。但据邹敏介绍,要想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需要看是否有临床表现,包括月经稀发、高雄激素血症、面部痤疮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通过检查结果确诊,主要包括:

  1.彩超。医生将通过彩超评估两边卵巢中小卵泡(小于10mm,多为2~5mm)的数量,当小卵泡数量达十个以上时可作为判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

  2.测性激素的指标。性激素包括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孕酮、睾酮、DHEA(脱氢表雄酮)等,当这些激素的指标处在一定值时,可作为判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

  3.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邹敏强调,当患者同时满足小卵泡个数、性激素异常及临床表现的条件时,才能确诊患者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些患者通过上述检查后发现指标是正常的,只是月经紊乱,这肯定不会考虑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可能是卵巢功能下降。有些患者通过检查后发现只是小卵泡数量增多,但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这也不能判定其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而可能是双侧卵巢多囊样的改变。”她补充。

  误区二:药物治疗有害身体健康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法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服用激素类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等。有些患者一听“激素类药物”便产生了抵触心理,认为这类药物副作用大。但邹敏解释,目前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首选药物名为“达英35”,其确实是激素类药物,但这种药对降低高雄激素血症、控制病情效果很好,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配伍也非常科学,用半年、一年甚至两年及以上都很安全,对身体没有多大的副作用。

  邹敏补充,达英35作为短效避孕药,无论是用于正常避孕,还是用于药物治疗都非常安全,患者可放心使用。

  误区三:不想要孩子可以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有些患者治疗意愿不强,认为自己不生孩子,治不治都无所谓。但邹敏强调,难以受孕只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后果之一,它还会导致女性的孕激素水平低下,造成女性子宫内膜无法得到保护,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例如形成息肉、不典型增生,这些表现都属于子宫内膜的癌前病变。“所以治疗这个疾病本身并不只是为了怀孕才去治疗。”邹敏说。

  另外,王智彪补充,现在大多数治疗都不难,因为患者的患病程度不严重,而女性的月经代表着其体内性激素的周期循环,如果女性没有了这一周期循环,则身体机能必定出了问题,所以希望大家行动起来,我的健康我做主。

  受访专家: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首席科普传播专家王智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扶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邹敏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