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如何进行自我康复?这四招一定要学会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05-11 |
“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如此形容抑郁症,这位闻名世界的政治家生前就曾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其实,抑郁症这条“黑狗”离我们并不遥远,随着一些关于抑郁症的新闻事件被报道,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正视抑郁症带来的问题。不过,大家也没有必要对抑郁症望而生畏,有些抑郁症是能够自我康复的。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精神类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按照症状由轻到重,抑郁症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非忧郁型抑郁症:患者会表现出长期的、较为严重的心情不振作、食欲不佳、睡眠质量差、低活力、低欲望、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
2、忧郁型抑郁症:除非忧郁型抑郁症的症状外,患者会感觉全身或局部肌肉群强直或者出现痉挛、抽搐,还可能像感冒一样出现头痛、头晕、浑身乏力等症状。
3、精神病型抑郁症:除忧郁型抑郁症的症状外,患者会出现某些精神病型症状,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妄想、幻听、幻视等。
对于忧郁型抑郁症和精神病型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并根据医嘱接受治疗。但对于非忧郁型抑郁症,患者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进行自我康复的,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康复方法:
1、寻求情感支持。情感支持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几乎所有与抑郁症抗争过的患者,都会对那些曾经给予过自己情感支持的人念念不忘。如果在亲朋好友中找不到情感支持,不妨加入某些心理互助小组。
2、进行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仅拥有专业知识,而且充满关怀和同情,善于倾听,能够理解患者的语言和情绪,并可以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3、在奉献中找到价值。抑郁症患者可以参加志愿活动,积极利用自己的力量服务他人,并从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改善精神状态。
4、适当进行“爆发训练”。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爆发训练有利于提高大脑的内啡肽分泌水平,进而有利于改善情绪。患者可以每天散步30~45分钟,并在散步中做4~5组1分钟的快走或快跑。
作者: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科普讲师唐义诚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