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174543223,1403529594&fm=27&gp=0.jpg

便血只能想到痔疮?不同症状或可代表不同疾病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05-14

  提到便血,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只是痔疮。实际上,还有很多病症同样会表现为便血,而且这些疾病对人体的损害也比痔疮要严重得多。

  据《北京晚报》报道,除了痔疮以外,肛裂、直肠癌、结肠癌、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都可能出现便血的症状。其中尤其应引起重视的是直肠癌,有数据显示,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早期都曾被误诊,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把直肠癌当成痔疮。

  一般来说,通过区分便血的具体性状,可以对病情形成初步判断。红网介绍,便血的性状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鲜血便,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等疾病;第二种是脓血便,大便里面有血还带有脓液,或是黏液,这种疾病常见于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感染性疾病;第三种是黑便,也叫柏油样便,这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临床表现。

  对于发生便血的患者,红网建议,首先要注意休息,并避免劳累,必要的时候要禁食,等出血停止了以后才可以进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而且饮食上以少渣、少刺激、易消化为宜。另外,患者在止血的同时,还要查找便血的原因,必要时应及时进行手术。

  此外,对于已经存在便血症状的人群而言,每年的检查是不必可少的。据《扬子晚报》报道,有息肉病史、大肠病变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病变相关标志物检测阳性、粪便隐血检查阳性的高危人群,需要每年坚持做电子肛肠镜检查,通过电子肠镜+电子肛门镜排查疾病,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吕新潮)

  本文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张建生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