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12).jpg

宝宝还没出生就患上心脏病?可能是家长"惹的祸"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08-16

  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 近年来,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让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有的人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造成的,但事实上,宝宝患病也可能是家长“惹的祸”。那么,导致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又该如何预防?针对这些问题,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辉和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魏丹。

  “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指的是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心脏解剖结构畸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引发先心病的两大高危因素,但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先心病所占的比例并不高,最多不超过10%,大部分的先心病都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张辉解释,“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并不是我们狭义上理解的自然环境,而是指一切外因,是相对于遗传因素作为内因而言的。”

  “孕早期(即怀孕的前12周)是胎儿心脏形成的时期。在不考虑遗传因素的情况下,孕早期是决定这个孩子会不会患先心病的关键时期。”张辉表示,在这个时期内,如果孕妇受到以下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可能造成孩子患先心病:

  1.病毒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流感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等。有研究表明,在孕早期被风疹病毒感染的母亲,其胎儿患上先心病的概率极高。

  2.药物暴露。在孕早期,有的女性并不知道自己怀孕了,于是吃了消炎药、抗生素、抗病毒药或含苯丙胺成分的药物等,这都可能导致胎儿患上先心病。

  3.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含铅、苯的有机溶剂等。对此,在化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工作或经常接触农药、染发剂的孕妇都要提高警惕。同时,新装修的房子也可能给孕妇带来这种伤害。

  4.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等。有研究表明,吸烟母亲的产儿患先心病的概率是不吸烟母亲的产儿的两倍。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孕妇并不吸烟,但即使是吸“二手烟”,也会增加小儿先心病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嗜酒的孕妇可能会生出有“酒精中毒症”的婴儿,这种婴儿就很可能出现心脏大血管先天异常的情况。

  此外,高龄孕妇和本身就患有糖尿病或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的孕妇,其产儿患有先心病的概率也更高。

  由此可见,导致新生儿患先心病的危险因素就“潜伏”在孕妇身边。那么,先心病应该如何预防呢?魏丹表示,在不考虑遗传因素的前提下,针对以上各致病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预防小儿先心病。具体而言,在怀孕早期,孕妇应居住在空气流通的起居环境中,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并积极做到不吸烟、不饮酒。同时,增补叶酸也是一项可行的预防措施,因为叶酸对胎儿的心血管发育有益。(陈怡)

  受访专家: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辉,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魏丹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