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有先心病怎么办?把握最佳治疗时间是关键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08-16 |
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类复杂心脏疾病的总称,这类病谱系广,且症状复杂,易累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胃肠道系统等。那么,先心病患儿具体有哪些症状?其治愈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人民网科普中国就此采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辉和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魏丹,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疾病,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根据其症状将其分为紫绀型和非紫绀型两大类。”魏丹解释,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绀,所谓发绀,指的就是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增多,使得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发绀往往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等。通俗地讲,就是患儿的口周及指甲(或趾甲)尖端是青紫色的。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则往往有呼吸道反复感染、呼吸困难、喉喘鸣、喂养困难、吃奶断续、营养不良、发育差、肝脏肿大、胸水、腹水、眼睑水肿等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听起来可怕,但目前绝大多数的先心病都是可以治疗的,在临床上,一般是通过手术手段和介入手段中的一种进行治疗。”张辉解释,“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介入手段实际上也属于手术的一种,但与一般而言的手术不同的是,这种治疗方式无需开刀,更为微创。这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至于如何选择,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那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什么时候接受治疗比较合适呢?魏丹表示,“不同的先心病治疗的最佳时间也是不同的,有的需要在新生儿期进行手术,且越早越好,而有的则需要等到1~2岁再进行手术。目前,先心病的手术治愈率是很高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心病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患儿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
此外,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有些医院已经能够利用这种技术来辅助治疗先心病。魏丹表示,“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治疗先心病的一种很有前景的辅助手段。在3D打印技术的兴起之前,医生只能通过二维的图片来研究先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结构,并依此制定手术策略。而基于CT扫描等制出的3D打印心血管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确切解剖结构,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复杂的心血管结构,且保真度高,这在外科医生的手术路径设计及手术方式制定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陈怡)
受访专家: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辉,首都儿科研究所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魏丹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