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20).jpg

近视激光手术安全吗?十个问题了解近视激光手术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11-30 作者:周行涛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美观,为了不戴眼镜,选择近视激光手术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加。与之相对的,很多患者也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对此,我们整理了患者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为大家解答疑惑。

  1.很多医生都没有做近视激光手术,而选择戴眼镜,是不是手术不安全?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的疑惑。其实,近视手术已经发展几十年了,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但是,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做近视手术,需要专业的术前评估才能判断你的眼睛是否适合做手术。也有很多条件合适的医生和护士都通过近视激光手术摘掉了眼镜。

  2.儿童能做近视激光手术吗?

  近视激光手术一定要年满18周岁后才能考虑,儿童不可以做。这是因为,儿童视力还在发育中,度数波动性比较大,手术需要在近两年度数稳定的情况下(每年度数增加不超过50度)才能做。

  3.做完激光手术是不是就不会再患近视?

  对于近两年近视度数相对稳定的病人,可以认为其眼睛基本“定型”,做完手术之后度数也会相对稳定。但是如果患者近两年度数仍然加深比较快,那建议患者再考虑一下是否选择手术。这是因为,近视激光手术不能控制近视本身度数的增加,只能把当前的度数去掉。举个例子,患者今年是300度,第二年是400度,如果其今年做了近视激光手术,那么第二年将会是100度,中间这一年的增幅是不变的。

  4.听说做完手术以后会出现反弹,这是真的吗?还需要戴眼镜吗?

  近视激光手术有很多类型,目前主要运用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对于大多数中低度数的患者来说,发生屈光回退(俗称“反弹”)的概率不会很高,“反弹”的度数也很小,通常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视觉体验。也有个别患者,由于度数偏高或者角膜弧度偏平,在行准分子激光矫正时可能容易发生“反弹”。我们随访过一批做全飞秒激光(英文简称为SMILE)的患者,术后4年都没有发生“反弹”,非常稳定。

  5.如果平时眼睛比较容易干,做手术会不会有影响?

  首先应该以主客观综合指标来评判干眼的程度。研究表明,无论是全飞秒激光手术还是半飞秒激光手术(英文简称为FS-LASIK),干眼程度在术后都没有增加,患者在全飞秒激光手术术后反而会减轻干眼症状。术前应该仔细评估干眼的程度,重度干眼不适合做近视激光手术,轻度和中度干眼可以考虑。

  6.做完手术后是否能恢复到1.2甚至1.5的视力?

  每个人最好的视力与眼睛的结构、眼底的条件等多方面有关,每位患者在验光时都会进行一个叫做“最佳矫正视力”的检查,也就是戴上最合适镜片时的视力,这个指标基本预测了做完手术的最好视力,1.0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标准视力。一般来说0.8及以上的视力就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清晰的视觉体验,不需特意追求极高的视力,因为最佳矫正视力因人而异。

  7.近视激光手术会有哪些风险或并发症?

  手术风险或是并发症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有必要了解这些常见的不良反应:第一,术后视力不理想,一般医生都计划术后视力能达到标准视力1.0,但并不是100%,可能还有小部分人只有0.8或是0.6的情况;第二,有些人做完之后可能会抱怨眼睛很干。对于一些术前就有干眼、经常戴隐形眼镜或是经常用电脑的人,干眼会更加明显,需要做术前评估;第三,还有些人可能术后会在晚上视力不太好,会有眩光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开车,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在暗瞳比较大的人身上。

  8.什么叫暗瞳?

  暗瞳就是晚上瞳孔放大的大小。因为晚上光线弱,瞳孔会生理性放大,有些人放的大,比如7.5mm,有些人放的小,比如6mm,近视手术的光学治疗区一般在6.5mm左右,过大的瞳孔会超过光学治疗区,因而会有眩光现象。这个问题在手术前是需要查的。

  9.是否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医生会比较警惕术后感染、圆锥角膜等情况。什么叫圆锥角膜呢?就是角膜变薄、变陡,散光增加。如果术后发生这种角膜膨隆的情况,会严重影响视力,需要做角膜交联手术或是角膜移植手术。完全因为近视手术致盲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10.如何去避免并发症的风险?

  有些并发症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比如刚才说的圆锥角膜。而且有些并发症风险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这就要再次强调术前检查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因为只有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才能预估你术后的风险,然后尽量去规避它,如果超过了安全阈值,就不要手术。因为毕竟是手术,要在安全的范围内做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视光学科主任周行涛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