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一下“猝死”这个可怕的杀手!科普中国微平台 2018-12-17 |
本文专家:黄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近日,一则名为“大疆内告”的讣闻在朋友圈传播。具体内容是,大疆相机部一员工在家中突然呼吸急促,其女友对其进行了按压急救后,拨打了120。
然而,当救护车赶到时,他已经心脏骤停,并最终离世,年仅25岁。
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如今屡见不鲜,本该生机勃勃的年纪,生命为何会突然消亡?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了解“猝死”这个可怕的杀手!
猝死,一种不分年龄的危重病情
猝死一般指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其发生率约为每年万分之13,各个年龄阶层都有,但心脏骤停的机会随年龄增加,其中男性比女性更多。
有研究发现,在人发生猝死的状况后,能够救回来的概率不足8%,而且许多人留有明显后遗症。
猝死按照发病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大类,其中心源性猝死更为常见。上述新闻中的年轻小伙就是属于这一类。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诱因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其他较少见的原因包含大出血、缺氧、血钾极低、心脏衰竭,以及过度运动等。 年轻人中的心脏骤停很多时候猝不及防,但如果已经发现这些基础疾病,则非常有必要提防猝死的发生。
猝死的“黄金4分钟”
在猝死发生,心搏骤停之前,最常先观察到有心室颤动或者心肌梗塞的症状。此时往往会伴有呼吸急促,胸口剧烈疼痛等不适反应。 当心脏因为这些因素最终停跳之后,整个身体内的血流也就停止了。此时,我们的各大器官虽然还在运作,但是缺少了血液供应,也注定难以为继。
其中最为危及的就是大脑,它是人体内耗氧量最大的一个器官,如果血流中断,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伤。 因此在发现有猝死情况时,应该第一时间启动心肺复苏,恢复血液流动,并拨打120等待救援。
心肺复苏,你真的操作正确了吗?
心肺复苏是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按压胸口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其实并不规范,因此也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正确的操作方式应该是施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5-6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
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100—120次。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
苏州大学的一位教师最近为我们演绎了正确的心肺复苏姿势,还有常见的五种错误方式:
夸张的演绎方式让人印象深刻,笑过之后,我们还是应该记住正确的方式!
预防猝死,从这些地方开始
死亡似乎离年轻人还有数十年的时间,但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临。
猝死的预防方法包含不抽烟、运动,保持健康的作息时间,以及维持体重在理想的范围内等。
此外,如果在能够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那么也许就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什么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