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3).jpg

“食不言寝不语”有科学道理 气道异物梗塞可致死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9-03-14 作者:周国忠

  一天中午,我们在一个居民小区出诊,接到主诉:“老人突发昏迷”。调度员通过电话评估患者已经发生了心脏骤停,于是做了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救护车组赶到患者家里时,老人全身皮肤青紫,没有意识,患者的女儿正在给患者做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通气。

  我们接手抢救以后,我便问患者女儿:“老人是怎么发的病?”

  “我也不知道,我正给她喂饭的时候,她突然没有回应了。”患者女儿哭着回答。

  我接着问:“老人有没有被呛到?”

  “没有。”患者女儿回答。

  “老人平时有什么疾病?”我接着问。

  患者女儿回答:“中风,已经有三年了。”

  护士接好了监护仪,心电图显示为一条直线。让护士接替了胸外按压,便去准备气管插管。

  物品准备完毕,我检查了患者的口腔,只有少许食物残渣,便开始了气管插管。插管过程非常顺利,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然而,就在我捏球囊给患者通气的时候,发现气道有明显的阻力,经过几次按压后,气管里出现了很多面条。

  “气管导管插到胃里了?”护士问我。我没有说话,只是心里疑惑,我明明是看清楚气道导管进了声门。可是气管导管里的面条越来越多,甚至是喷涌而出。于是我立即拔除了气管导管,准备重新插管。等我再次用喉镜挑开声门时,发现患者气管里确实是有很多面条。

  我这才坚信气管导管没有插错位置,而且老人确实是在吃饭的时候被食物噎到的。重新插了管,清理了呼吸道,也尽力抢救了半个小时,然而患者并没有能被救活。

  仔细回想,这个案例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有很多可以总结的地方:

  1.有中风后遗症的老人,多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在进食的过程中出现突发昏迷,即便没有明显呛咳和呼吸困难,还是优先怀疑气道异物梗塞。

  2.气管插管后导管内出现食物,通过食物的气味和性状也能判断食物来自于食管还是气管。通常来自于食管反流的食物,多有胃酸的酸臭味,而来自于气管的食物,多混有泡沫。

  对于非医护人员来说,这个案例也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吃东西时发生气道异物梗塞其实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气道异物梗塞是指呼吸道被异物完全或几乎完全堵塞,如无及时施救,患者很快就会死亡。急救方法虽然重要,但气道异物梗塞的预防更为重要。

  堵塞气道的异物通常有食物、脱落的牙齿、假牙、玩物和呕吐物等,食物是最常见的一种。在实际急救工作中,被汤圆、年糕、饺子、馒头、大块的肉类、长面条、坚果、大块的水果、果冻等堵塞气道而窒息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多见于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人,例如患有中风后遗症和老年痴呆。

  那么,是不是只有患吞咽功能障碍的老人才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塞呢?并非如此。三岁以内的儿童,在嬉戏、打闹和哭泣时,发生气道异物梗塞的情况也很多;普通人吃东西时说话、大笑、颠簸、摔倒等,也可能发生气道异物梗塞。

  为什么在吃东西的时候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塞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人体吞咽的生理功能。人体在吞咽时舌根会后坠,有一块软骨(即会厌)会盖住气道入口,防止食物误入气道,这也就是我们在吞咽食物时不能同时说话和呼吸的原因。

  如果是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吞咽的动作会变得迟缓,如果喂食的速度快于吞咽的速度,就会导致食物蓄积在咽喉,就有可能在呼吸时出现食物被吸入气管的情况,发生堵塞。因此,对于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人,在喂食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切不可着急,而且要尽量喂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此外,1岁以内的婴儿发生呛奶的情况也非常多见,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奶瓶的出奶速度过快,超过了婴儿吞咽的速度,所以应避免使用流量过大的奶瓶喂奶。普通人平卧位进食也易发生梗塞,因此进食时,应尽量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进食。

  如何预防气道异物梗塞呢?其实很简单:食不言寝不语,细嚼慢咽不着急。

  作者:云南省急救中心主治医师周国忠

  本文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