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90705326876523726.jpg

口吃是怎么造成的?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2019-07-05

  口吃是一种在说话过程中出现气流阻断现象而产生说不出或说话不流畅的症状,是一种语言流行障碍。口吃是医学界仍没有明确病因的疾病之一,这种疾病虽然不会致命,但是却令患者非常痛苦,对其在心理上造成的伤害非常大。

  

  口吃患者因为说话的重复和间断现象,往往会在说话时出现吐舌头、清嗓子、挤眉弄眼、摇头晃脑等表情行为,这些行为举止都是患者为了缓解说话时的紧张情绪而产生的。一些口吃患者因为在与人交流时,说话结巴而被别人嘲笑,使得口吃患者不断加强心理防线,就会出现消极逃避对策,以致喜欢独来独往,形成孤僻的性格。

  造成口吃的主要原因

  1、 家族遗传因素

  调查研究发现,口吃患者中,大约有半数患者存在一个相同现象,就是其家族成员中至少有一位口吃患者。研究认为可能是口腔肌肉或语言神经中枢问题的遗传。

  2、 模仿因素

  在幼儿语言学习期时,幼儿会因为好奇或者好玩,模仿看到、听到的言行举止。如果在这个阶段,幼儿接触到口吃患者,就会模仿其说话的方式,久而久之造成儿童自己语言上的口吃习惯。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两岁到三岁的幼儿,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语言学习的爆发期,孩子表达欲望很强,但是经常会出现说话不连贯或者重复的现象,比如幼儿说:“妈妈,我想去那个、那个、那个大大的海边玩。”这时有些家长就会很紧张,觉得孩子是不是得了“口吃”。其实,这个时期的幼儿是因为词汇积累不够丰富,心里所想的不能用现阶段拥有的词汇流畅地表达出来,从而会表现出语言表达障碍,随着年龄增长和词汇丰富,这种现象便会慢慢消失。

  3、 心理障碍因素

  在儿童语言发育时期,外在环境因素或者父母的一些行为可能会造成儿童的精神压力,从而导致口吃。外在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关系不和睦、生活环境突然变换等;父母的行为包括暴力、虐待或者过于严厉等,这些都会使儿童产生恐惧、惊吓、焦虑、缺乏安全感等,从而造成儿童说话不连贯、反复等口吃现象。

  4、 生理原因

  根据专家对于口吃患者的研究,发现口吃患者说话时存在脑神经的异常。通常人类语言表达时左脑区域会活跃,而口吃患者语言表达时右脑区域异常活跃,左脑区域反而不活跃。这一发现说明口吃患者存在某种生理缺陷或异常。

  口吃的治疗方式

  目前,对口吃的治疗,公认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语言训练+心理治疗。语言训练就是对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呼吸吐气、发音、语速、断句、朗读等训练。心理治疗就是通过心理医生谈话,减轻患者对于说话产生的恐惧和心理压力,重新建立自信心。同时,社会环境要接纳口吃患者,在生活中如果发现周围有口吃患者,请不要嘲笑、模仿他们,与他们交流时,请耐心倾听,尽量给他们一个放松的环境。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丁向阳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