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应当佩戴口罩?

新浪科技 2020-05-27

  据国外媒体报道,口罩可以说是传染病时期的标志之一,是对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看不见的病毒的视觉隐喻。有些人会用围巾缠住自己的脸,有些人把T恤拉上来、遮住嘴巴,有些幸运儿则戴着显眼的医用口罩、甚至是在国外很少见的N95口罩。

  就在几个月前,许多国家的人还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假如在公共场所戴上口罩,必定会招来许多惊异的目光。而如今,戴口罩已经成了这个特殊时期的标志。随着多国政府开始放松封锁、允许人们出门活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但针对是否应当鼓励普通民众佩戴口罩这个问题,目前仍有许多争论。

  在疫情爆发早期,许多国家政府曾警告民众不要佩戴口罩,否则一线医疗人员可能会缺少口罩供应,还会给人们造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但有些国家(比如美国)后来又改了口风。犹他州已经表示,将为所有提出申请的市民配发一个免费口罩。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奥地利、摩洛哥、土耳其和德国等国家更是将“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设为强制要求。随着各国开始逐步放松管制,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仿效这种做法。

  但在这场抗击Covid-19的战役中,口罩真的能影响战局走势吗?

  “在那些已经拉平疫情曲线的国家,人们在公共场所都会佩戴口罩,这一点非常关键。”比利时安特卫普热带医学研究所性传播疾病部门主任克里斯·凯尼恩(Chris Kenyon)指出。他分析了口罩是否在部分国家限制Covid-19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大部分都是亚洲国家。不知何故,欧洲专家们(捷克共和国除外)一直到最近才开始学习亚洲的成功经验。”

  要想理解口罩如何发挥作用,首先要弄明白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

  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某人后,便会入侵人体细胞、开始自我复制。在复制过程中,新的病毒颗粒会从细胞中涌出,悬浮在肺部、口腔和鼻腔的体液中。感染者一旦咳嗽,就会将充满病毒的微小飞沫(即气溶胶)喷入空气中。

  一次咳嗽最多可以产生3000滴飞沫。还有人担心,光是说话也可以传播病毒。一项近期研究显示,光是说出“保持健康”这几个字,就会将成千上万肉眼看不见的飞沫喷洒到空气中。

  一旦离开口腔,许多较大的飞沫便会迅速沉降到附近的物体表面上,较小的飞沫则会继续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直到被人吸入体内。虽然人们还不太清楚病毒飞沫在开了空调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的表现,但一般认为,病毒飞沫在受到搅动的空气中的沉降速度更快。还有报道指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建筑物的通风系统传播。

  一项研究发现,Sars-CoV-2病毒可以在气溶胶液滴中至少存活三小时,但尚未发表的一项更近期的研究指出,Sars-CoV-2病毒在气溶胶液滴中悬浮超过16小时以上后仍有传染性,与此前研究过的其它相似冠状病毒相比,新冠病毒“以气溶胶形态存在时格外顽强”。

  综合各项研究来看,在合适的条件下,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停留数小时后,仍然具有传染性。并且在室内环境中,该病毒似乎格外容易通过空气传播。

  一项尚未发表的、对318例新冠病例开展的分析发现,Covid-19多为在室内环境中传播的,在家中传染的病例尤其多,但在公共交通、餐厅、电影院和商店中传播的病例也十分普遍。研究人员只发现了一起似乎是在室外环境中传染的病例。

  患者使用过的厕所和房间内的空气中,也检测出了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针对广州一家餐厅发生的聚集性感染的研究发现,在通风不畅的空间中,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液滴的形式传给坐在近旁的人。

  近日一项研究考察了口罩阻止患者传播病毒的有效性。一只标准医用外科口罩足以显著降低各类呼吸道病毒感染者通过呼吸和咳嗽释放的病毒数量,包括一种较温和的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一种引发普通感冒的鼻病毒。

  针对解除封闭的一项提议指出,应当在发生社区感染之前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同时对接触者予以追踪和隔离。如果你被确定为感染者,健康部门就可以追踪到你的家人、社交接触者和职业接触者,但很难对你在公交车或火车上的同行人员进行追踪。如果能限制这类场所中的传播,将起到很大帮助。

  民众大规模佩戴口罩之所以如此重要,也与Covid-19存在大量无症状携带者有关。这些人也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据估计,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有6%至接近18%的人都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此外,Covid-19的潜伏期约为5天,但有些病例可长达14天。在出现症状、开始发病之前,他们可能已经传染了许多人。

  因此,抑制Covid-19的社区传播非常困难,但如果人人都戴口罩,感染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也都会戴上口罩,这就有助于减少传播到环境中、可能传染他人的病毒数量。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即使是佩戴自制的口罩,也能减少说话时喷出的飞沫。

  既然口罩能阻止感染者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它们可以保护未感染者、防止人们吸入病毒吗?

  N95和欧洲的FFP-2这类专业口罩过滤颗粒物的能力当然很强。佩戴者呼吸时,分别可以过滤掉95%和94%的、直径0.3微米以上的颗粒物。

  然而,这些口罩阻挡病毒进入的能力却参差不齐。有些病毒颗粒的直径只有0.01微米,而研究人员指出,此次新冠病毒的直径介于0.07至0.09之间。不过,呼吸道病毒通常以气溶胶液滴的形式存在,直径从0.1至900微米不等,阻挡这些液滴往往更为关键。

  此前有研究提出,体积更小的病毒可以从N95口罩中漏过去。但研究发现,N95口罩可以有效阻挡流感病毒。

  还有一些研究指出,这类口罩可以有效保护人们不感染新冠病毒。一项针对中国医务工作人员的分析显示,佩戴N95口罩的工作人员即使照料了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患、也不会感染病毒。这也是这类口罩对一线医务工作者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问题在于,这些口罩在国外的供应已经处于短缺状态,如果普通民众将其抢购一空,一线工作者就会缺少防护、暴露在病毒之中。世卫组织已经力劝普通民众不要佩戴N95口罩,从而确保医务工作者有充足的口罩供应。这也是许多国家政府不愿鼓励民众戴口罩的考量之一。

  虽然有证据显示,这类口罩可以在消毒后重复使用,但这并不是一项完美的解决方案。

  要求民众佩戴口罩还存在另一个问题:需要针对使用方法展开培训。如果佩戴不当,病毒颗粒仍可从口鼻周围的空隙中“趁虚而入”。面部毛发也会影响口罩的密封性,继而影响效果。美国疾控中心专门发布了一本针对蓄须人士的手册。有些形状的胡须可以正常佩戴口罩,有些形状则可能需要刮胡子才行。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简单的替代方法。近期一项尚在接受同行评审的研究发现,3M医用外科口罩(即医生做手术时戴的那种)对直径大于0.02微米的颗粒物的阻挡率接近75%。虽然比不上N95口罩,也能减少佩戴者吸入的颗粒物数量。但如果在丝袜末端剪一个洞、将其套在口罩上,就有可能将颗粒物阻挡率提高到90%。

  与N95口罩不同,医用外科口罩的设计并不会紧密贴合面部。这样一来,部分空气就会从口罩周围的空隙中直接进入呼吸道。而研究发现,只要在口罩外面加一层尼龙材料,便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但在连医用外科口罩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普通民众不得不想方设法自制口罩。网上已经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口罩教程,大多数都是将棉布做成口袋状、再放入某种过滤材料。有些人提出用吸尘器集尘袋,还有些人在两块手帕之间缝入几张咖啡滤纸、或是叠起来的枕套。

  密苏里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师Yang Wang与一名学生一起制作了几只口罩,结果发现,所用布料的支数越高、效果越好。效果最差的是手帕,其次为羊毛围巾,但叠了四次的600支枕套便可将60%的颗粒物隔绝在外。用空调防过敏滤网和吸尘器集尘袋制作的口罩效果最佳,几乎能与N95口罩媲美。

  还有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将T恤拉上来盖住鼻子只能阻挡不到一半的气溶胶,但如果盖两层、甚至三层T恤,在紧急情况下便大有助益。丝绸和化纤等材料也十分有效。法兰绒、羊毛毡和棉胎都可以有效阻挡超细颗粒。还有一项研究指出,遇到紧急情况时,将一只袜子展平、紧紧捂住口鼻,也能起到不错的预防效果。

  就像N95和医用外科口罩一样,自制口罩也只能在初次使用时达到最佳效果。要想多用几次,就要进行消毒。美国疾控中心建议定期清洗自制口罩。光用热水可能还不够,因为一项近期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能耐至少60℃的高温。好在用肥皂和家用消毒剂便可轻松破坏新冠病毒的油性包膜。

  但以上没有一种材料可以替代N95口罩。对解读我们收集的数据的健康部门官员来说,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究竟怎样的颗粒物过滤水平才叫足够安全?有时我们只能在一系列不完美的选项中‘瘸子里面挑将军’,这很不幸,但事实就是如此。

  但即使没有一种口罩能做到完美,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仍然可以影响疫情走势,有助于在封锁放松后降低感染率。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提出过警告,伦敦和全球许多城市的人行道都不够宽、不足以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在公共交通等封闭空间中,保持距离更是难上加难。

  假如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人足够多,便可大大影响新冠病毒重新开始在人群中传播的速度。如果再辅以社交隔离和洗手等措施,则效果更佳。亚利桑拿州立大学开展的一项尚未发表的研究指出,假如有80%的人戴口罩,即使只是效果一般的口罩,也能在两个月内使纽约的死亡人数减少17%至45%。哪怕口罩的有效性只有20%,只要戴的人足够多,也能使华盛顿的死亡人数减少24%至65%、使纽约减少2%至9%。

  还有研究人员提出,在口罩供应短缺的国家,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口罩也是一种有效举措。

  虽然戴口罩可能有点不舒服,说话时还很难看清对方的面部表情,但为了周围人的安全健康,这些都只是小小的代价而已。(叶子)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浪科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