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镇静催眠药?专家这样说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20-09-10 作者:孙玮 |
门诊经常会碰到一些老年人因为睡眠不好,反复来配安定类药物,但这类药物如果长期使用其催眠效果往往会减弱甚至消失,继而产生耐受性,导致用药剂量不断增加。此外,老年人使用不当还可能会因药物的肌肉松弛作用和认知损害等不良反应而导致跌倒,造成严重后果。那么老年人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镇静催眠药呢?
根据《2017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助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和传统的中医药。根据失眠的急慢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例如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而慢性失眠患者,提倡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的用药方式,如选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时采用每周数晚服药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
老年失眠患者多为慢性,推荐使用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失眠合并焦虑症服用传统苯二氮䓬类药物更好,因传统药物有较强的抗焦虑作用可以发挥综合治疗作用,而且价格便宜。但如果同时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以及其他通气功能障碍则禁用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及其衍生物,药物不良反应较小,且大部分不属于精神药品管理范围,临床处方时受限制小,使用较为安全。
老年人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还要注意避免误区。
1.判断是否由原发躯体疾病导致睡眠障碍。如果伴有原发疾病,应首选治疗原发病;
2.不要自行“开药”“讨药”。出现睡眠障碍凭借“个人经验”自己找药或找其他睡眠障碍的朋友“讨药”;
3.不要借酒、借药、借保健品治疗失眠。有些老年人依靠酒精的镇静作用、或者是借助药物不良反应中的镇静作用、或者随意购买保健品来达到助眠的效果;
4.用药时间和剂量的掌握。一种镇静催眠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4周,若症状未改善则可考虑换药;长期使用者停药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不可以擅自自行停药。
当然,对于老年失眠患者还有许多非药物治疗方式可以选择,比如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治疗、正念冥想放松练习等。
总之,老年人由于其年龄及躯体健康问题,在临床使用镇静催眠药同时,需要临床医生及家属给予更多关注和评估,避免“滥用”或者“不用”。到专科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和用药指导才能更好的帮助老年人合理、安全使用镇静助眠药。
本文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杜江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