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1).jpg

药物也挑人-药物的个体化应用

中国药学会 2019-02-28 作者: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韩菲菲

  病例分享

  60多岁的李大爷最近刚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出院时医生嘱咐李大爷一定要按时坚持吃一种叫做氯吡格雷的药物,可是没过几个月,李大爷的冠心病又犯了……经过医院的检查发现,李大爷存在所谓的“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基因的突变,药物无法被代谢成有作用的成分,从而无法起到有效的抗凝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药物认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发现药品的应用不但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及其病情等因素,还要考虑个体的基因差异。在美国FDA的网站中就有100多种药物被冠以基因标签,要求在使用此药物前要进行遗传学的检测,这其中有的是与药物的疗效有关,有的是关系到药物的毒性。

  普通人怎样了解?

  可以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遗传特性,做自己健康的捍卫者。拿到一个药品说明书一般有两个部位可以看到与个体基因相关的内容,例如在波立维(氯吡格雷)的说明书中注意事项中的“遗传药理”项目明确指出:CYP2C19慢代谢者中,服用推荐剂量的氯吡格雷其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降低,抗血小板作用降低,并且在下面有详细的有关解释;而还有一些抗肿瘤药物,在它们的研发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以某个致病基因或突变为靶点设计的,在“适应症”中就明确指出这类药物只能用来治疗携带特定基因或突变的患者,例如乳腺癌Her2阳性可以使用曲妥珠单抗,而没有Her2阳性的患者无法从这种昂贵的药物中获益。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药学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