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是怎样造成的?科普中国微平台 2018-10-31 |
本文专家:邹健,解放军第522医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本文审稿:陈海旭博士,副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老年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老年医学研究所
2009年春节后不久,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有一个棘手的病人,她是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刚刚接受了肺移植,在她的胸水和痰液中发现了高度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这种微生物仅对多粘菌素敏感,多粘菌素由于对肾脏有严重的损伤,早已退出市场,这名病人却恰巧患有肾功能衰竭。因此,即使有多粘菌素,也不能使用。
多粘菌素
其实,这名患者13岁时被诊断出肺部囊性纤维化——这是一种极易受到细菌感染的疾病。在过去的8年,她一直在反反复复地使用各种抗生素,大量的抗生素虽然杀死了无数试图侵蚀女孩的细菌,但也“锤炼”出了不再害怕它们的“超级细菌”。今天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超级细菌”?
所谓“超级细菌”,是指那些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细菌。如今,“超级细菌”的名单越来越长,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MRSA
MRSA对许多抗生素都有耐药性,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20世纪70年代,我国MRSA院内感染分离率还不到5%;而现在,MRSA在医院内感染的分离率已高达60%以上,它们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然而,让人震惊的是,这些“超级细菌”的出现恰恰是因为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自从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发明后,使得曾经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数千年的细菌感染类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随着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断问世,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
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
而中国人习惯叫抗生素为“消炎药”,作为家庭的常备药,人们只要有点儿头痛发热,都会习惯性地吃上几片。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除去原料出口(约3万吨)外,其余18万吨在国内使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这一数字是美国人的10倍。在消费前十位的药品中,抗生素占有半壁江山。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院内使用率为30%,欧美发达国家的使用率仅为22%-25%。2011年10月18日,中国卫生部表示,我国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但真正需要使用的不到20%。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已经是触目惊心。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将细菌耐药列为威胁人类安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抗生素滥用是怎样造成的?
专家认为,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究其原因:
01
与医疗体制有关。
02
与医生用药习惯和医疗技术水平相关。
03
与一些患者及家属求快、求速效,不了解医学知识有关。
04
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突飞猛进,导致农场周围的空气和土壤中、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零售的肉和禽类中到处都充斥着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体内蓄积。
40年前,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当时,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但是,40年后这一数字猛增至2000万。这种尴尬境遇和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滥用抗生素造成了医疗费用的无谓增长,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人体损害,影响多个系统及器官功能。另外,它会导致二重感染和菌群失调。如此,抗菌药物的滥用加速了细菌的耐药性变异,催生了更多的“超级细菌”的产生。
细菌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引用了《全球抗菌素耐药回顾》,报告显示,如今每年有7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至2050年,抗生素耐药每年将会导致1000万人死亡,而在这1000万人里,中国将占据100万。
如何减少抗生素滥用现象?
01
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抗生素滥用现象。
02
卫生、药监、质检、农业等部门严格监管,解决抗生素滥用从药厂、医院和药店抓起。
03
加强全民教育,普及科学常识;加强医务人员教育,正确指导患者安全合理、规范用药。
04
严格按抗生素使用规范和医生处方用药,确保抗生素等药物规范、科学使用。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什么是生物学死亡?
下一篇:吸烟与肺癌有多大关系?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