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 (1).jpg

吃药?硬扛?两难选择,谁来拯救抑郁准妈妈?

中国药学会 2019-04-04

  陕西绥德某待产产妇跳楼自杀身亡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准妈妈选择跳楼来结束自己和未谋面宝宝的生命,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想象到纵身跃下的那刻,她心里该是怎样的绝望!无助到情绪完全失控,忍无可忍,选择用自杀结束痛苦。这就是抑郁的典型症状!大家可能听说过产后抑郁,但您知不知道妊娠期也可能会患上抑郁?对大多数女人来说,妊娠期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之一,但事实上却有将近10%的女性,在妊娠期会感觉到不同程度的抑郁。听好,是抑郁,不是矫情!

  如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及时治疗,妊娠期抑郁症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妊娠期抑郁可能导致早产、剖宫产或新生儿适应不良,更甚者会导致胎儿畸形。而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指出,作为妊娠期最常使用的一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一般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也具有潜在的致畸风险,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这一矛盾困扰着很多患者和临床医师。今天,药娃和大家就来讨论一下妊娠期抑郁:疾病和药物谁的危害更大?

  最新的美国和欧洲的大规模国家队列研究发现,精神疾病本身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妊娠转归有如下影响: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早产、剖宫产等妊娠不良转归具有保护作用;

  2.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新生儿适应不良现象相关;

  3.妊娠期精神障碍与妊娠不良转归及新生儿适应不良等相关。

  综上所述,研究认为:妊娠期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精神疾病能降低早产及剖宫产率,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适应不良、畸形;其机制可能在于减轻妊娠期抑郁症状。妊娠期抑郁如不治疗,也会导致早产、剖宫产和新生儿适应不良、畸形。为此,药娃建议,如有妊娠期抑郁应及早来正规医院诊治,确定非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案。针对妊娠期是否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临床决策应充分个体化,并将母亲的精神状况及生育史纳入考虑。由于抗抑郁药物可能有潜在的致畸风险,在妊娠头3个月内以不服药为宜;如必须服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剂量使用抗抑郁药物,或选择FDA颁布的致畸风险低的药物。

  本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药剂科原创

责任编辑:李华慧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药学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