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824405166708431.jpg

女孩吃冰淇淋被冻伤?这些"网红"食品并不安全!

科普中国微平台 2018-08-24

  本文专家: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FDA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近日,一种液氮冰激凌成为了冷饮届的新宠,这种冰激凌可以冒出白烟,远远看起来仙气缭绕,仿佛自带特效。若是吃上一口,甚至可以从鼻子中呼出白烟来。

  

  这种冰激凌是在普通冰激凌的基础上,浇上了适量的液氮,由于液氮沸点极低,极易汽化,当其汽化后,就产生了所谓的冒白烟的现象。

  液氮冰激凌在口味上与普通冰激凌没有太大差别,但由于其颜值高、外形新奇,受到了大量追捧。

  

  但最近,液氮冰激凌却频频爆出新闻:一位5岁小女孩在食用液氮冰激凌时,不慎将纸碗中的液氮倒在了腹部,引发腹部皮肤冻伤,并极有可能会留下疤痕。此外,液氮冰激凌还曾造成一位5岁男童嘴唇低温冻伤,引发嘴唇肿胀,并粘连无法张开。而这些案例绝非个例。

  

  那么,液氮是否可以被应用于食品中呢,若将其用于食品,又是否健康安全?将液氮用于制作冰激凌,又是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呢?其他类似的网红冰激凌,又是否健康安全呢?

  液氮可被用于食品吗?

  液氮是氮气的一种形态,而氮气是食品添加剂,因此液氮可作为冷冻剂被用于食品中。氮气是一种安全的气体,无色无味,空气中有约78%的成分为氮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没有腐蚀性,食入少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薯片等食物就常常使用氮气作为填充气体,以保鲜食物。

  

  尽管氮气被归为食品添加剂,但对于液氮而言,并无“食品液氮”及“工业液氮”之分,这主要是由于液氮沸点极低,在常温下极容易沸腾并完全蒸发。即使液氮中含有少量的气体杂质,也会一并蒸发,不会残存在食物中。因此,将液氮作为冷冻剂用于食品中,并不会带来健康安全问题。

  液氮冰激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液氮本身无毒无害,但其温度极低,在常压下温度可低至-196℃,若是长时间接触液氮或是大量液氮在皮肤表面汽化吸热,都极易造成皮肤冻伤。

  若是与液氮接触超过2分钟,则会导致细胞组织坏死,引发不可逆的损伤。消费者购买到的液氮冰激凌,大多使用没有隔冷保护的纸碗盛装,用这种容器盛装的冰激凌极易导致皮肤冻伤。

  各位家长在给孩子购买这类新奇的液氮冰激凌时,也要多加注意:

  1.孩子肠道功能弱,不可多食此类冷冻食物,否则容易刺激肠道引发肠道功能紊乱。

  2.在孩子食用时,也要严格看管,防止冰激凌中的液氮掉落在皮肤上,引发冻伤。此外,由于液氮温度极低,建议用纸巾、软布包裹冰激凌碗,以防止皮肤直接接触温度过低的冰激凌碗而导致冻伤。

  

  3. 若是皮肤不小心接触到液氮,出现红肿、水泡等局部炎症反应,则应立刻去医院治疗,千万不可耽误治疗。

  其他网红冰激凌,是否安全?

  除了白烟冰激凌,市面上还存在其他形形色色的网红冰激凌,如金箔冰激凌、椰子灰冰激凌、牛乳冰激凌等。这类冰激凌又是否安全呢?

  金箔冰激凌

  从法规上来说,金箔并未被我国标准收录进食品添加剂内,金箔冰激凌并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而就安全性来说,正因为没有相关法规管控,食品用金箔的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无法辨别购买到的金箔冰激凌是否真正健康安全。因此,我们不建议购买这类金箔冰激凌。

  

  椰子灰冰激凌

  市面上销售的椰子灰冰激凌,大多宣称添加了活性炭,标榜具有排毒养颜的功效。但从配料表上看,其添加的并非活性炭,而是一种着色剂,这种着色剂又被称为植物炭黑。植物炭黑本身并无吸附效果,仅可作为着色剂使用,完全没有商家宣传的美容效果。

  

  事实上,若是商家真的在冰激凌中添加了活性炭,也并不能达到所谓的美容效果。

  首先,活性炭并非食品添加剂,仅可作为加工助剂用于吸附食品中的杂质或是用作脱色;其次,多食活性炭还容易影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抗氧化物质等营养素的吸收,还会降低药物(如抗抑郁药物、抗炎药物)的吸收,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更会降低胃肠蠕动,引起恶心便秘,严重还可能导致过敏、腹痛、黑尿等症状。

  牛乳冰激凌

  牛乳冰激凌润滑香浓的口感大多来源于其所含的奶油成分,而部分冰激凌则可能是添加一定量的氢化油脂(即所谓的人造奶油)来替代天然奶油。

  

  这类人造奶油大多含有反式脂肪酸,大量食用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观察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尽管不要选择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冰激凌。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平台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