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能养胃?看完才知道,真相没那么简单!

科普中国微平台 2018-11-30

  本文专家: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天气变冷,寒风渐刺骨,在这样的天气里能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简直暖身又暖心。

  粥与中国人民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周书。关于粥,有很多传说与发明,更有多种说法流传甚广。

  有说喝粥延年益寿,有说喝粥养胃,有说喝粥驱寒…喝粥真的有那么多好处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喝粥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快一起来看!

  喝粥有哪些好处?

  喝粥能增加食欲、便于吸收,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对于生病时食欲不振及胃出血等要求进流食、半流食以及胃肠道感染、腹泻的人而言尤为适宜。

  

  冬季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感冒。

  除了常见的大米粥、小米粥和玉米粥外,也有一些养生功效的粥,如祛湿热的红豆薏米粥,防治风寒感冒的紫苏粥、香菜粥,防治风热感冒的薄荷粥,治疗干咳无痰的雪梨百合粥,温胃的生姜羊肉粥,祛湿的荷叶粥等等。

  不同粥功效不同

  小米富含色氨酸,色氨酸是血清素的一种初期形式,这种神经传递素负责控制睡眠模式、食欲和情绪等,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

  玉米富含谷氨酸,谷氨酸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可以为大脑供能,促进脑部各环节的循环。

  

  南瓜含有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体内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有益改善视力。

  燕麦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降血脂,控制血糖。

  但其实,选择混合品种的粥,更容易获得不同的营养素。

  

  人们常说的“八宝粥”就是一种。八宝粥一般是以梗米和糯米为主料再添加豆类、干果,形式多样。在“八宝粥”中,豆类富含赖氨酸,弥补了谷类中所缺的赖氨酸,各种坚果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混合谷物、豆类、干果等的粥不仅美味可口,更加营养丰富。

  煮粥不当会破坏营养

  很多人为了缩短煮制时间,改善粥的风味,增强嗜口性,会在煮粥时加入一定量的碱(以碱面为主)。

  因为碱一方面可使淀粉失去旋光性,加速谷物中淀粉的溶解,提高谷类食物在煮制时的成熟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改变谷物淀粉的结构,使淀粉更易吸水糊化,增加了粘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粥粘稠一点。

  但这种取巧的方式会破坏粥的营养成分:

  1、破坏蛋白质

  碱的加入使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转化成一些新的氨基酸,因此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

  2、破坏维生素

  谷类中富含维生素B,为我国居民膳食中B族维生素主要来源。维生素 K 是谷物中含有的唯一脂溶性维生素,以维生素K1的形式存在。无论是维生素B还是维生素K,在碱性条件下的性质都不稳定,容易分解。因此,煮粥放碱会破坏谷物中的维生素。

  

  所以,如果想要喝到更营养的粥,还是需要小火慢煮,如果想让粥稠一点,可以加一些糯米,还能丰富粥的风味。

  喝粥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好吗?

  粥相对于其它的主食来说,是一种非常好消化的食物。粥不需要进行充分的咀嚼,就能直接下咽,对于一些牙口不好的人群,以及肠胃的生理功能比较差的人群,喝粥确实是一种好的选择。

  但究竟适不适合经常喝粥,还要因人而异。

  1、肠胃功能非常正常的人,不建议每天喝粥

  粥因为加工方式特殊,非常容易消化,同样的大米煮粥和米饭,粥的热量相对较低,每100克大米粥中含有46大卡的能量,而同样重量的米饭,却有116大卡的能量。粥能量低,消化快,就容易产生饥饿感,因此会增加全天摄入的总能量。

  因此,正常人群想喝粥,可以加一些根茎类、杂豆类、谷物类的粗粮到粥里,不仅可以增强肠胃蠕动感,还能够延长饱腹感,为机体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

  2、不是所有的胃,粥都能养

  患有胃病的人,往往相信“喝粥养胃”一说。事实上,对一些胃病患者来说,喝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患有胃溃疡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的人群,如果每天都喝粥或者是一次性大量喝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具体应当遵从医嘱。

  

  3、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喝大米粥

  粥好消化的特点,使得人们餐后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不利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添加有粗粮的粥。

  4、喝“烫粥”不可取

  很多人喜欢趁热喝粥,觉得这样比较暖和,但事实上食用过烫的食物,容易损伤胃粘膜和食道粘膜,甚至是增加食道癌的发生概率。一般而言,控制在65℃以内比较健康。

  没想到吧,喝粥也有这么多学问,了解这些以后要健康喝粥哦~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平台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