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绪”也有大道理 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10-18 作者:付佳 |
小明(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有一次模拟考试时没考好,结果一蹶不振、无心学习,这让父母非常担心;小强上初中了,有了自己的心事,与原本无话不说的母亲渐渐疏远起来,这让母亲十分困惑,不知道该如何与小强沟通;小红上高中了,她活泼外向、亭亭玉立,深受同学、老师喜欢,但最近她却非常苦恼,不知道如何应对异性同学的追求……
以上案例都是很多青少年正在面临的真实境遇。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其实,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特殊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面临学习压力、亲子矛盾、异性交往问题等诸多挑战,进而有可能出现某些心理问题;同时,青少年时期也是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那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有哪些特征?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1.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蓬勃发展,身体的外形和机能都越来越成熟。由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青少年的各项生理指标都普遍表现出比较超前的趋势。生理的迅速发展使青少年产生“成人感”,这与其半成熟的心理发展状态产生矛盾,出现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2.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时期,孩子的生殖系统发育、完善,性意识也不断觉醒,表现为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兴趣,想要接近异性。
3.心理的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猛发展,表现为关心自己的外貌、在意自己的价值、重视个性的发展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青少年会感觉父母、师长等难以了解自己的想法,因此拒绝交流,呈现出心理的封闭性。然而,青少年的内心又普遍渴望与朋友交流、得到认可,呈现出心理的开放性。
4.情绪两级化特征明显。青少年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不够完善,容易将情绪扩大化,难以做到主观与现实的统一,表现为成功时会激动不已,失败时会郁郁寡欢。
5.独立意识增强与渴望精神依赖并存。青少年逐渐进入“心理断乳期”,表现为反抗家长、老师的管束,希望自己有决定权。然而,由于心理上处于半成熟状态,青少年又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在精神上的理解、陪伴与保护。
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明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帮助他们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这里向青少年及其家长等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父母应注重对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理解、温暖、鼓励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而拒绝、批评的教养方式极易形成不良的人格,所以,父母应该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这样更有利于青少年人格的形成。
2.父母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沃土,父母关系和谐、家庭氛围温馨会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父母的行为还会起到示范作用。
3.孩子要掌握情绪调节策略。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且缺乏情绪调控能力,因此其最好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策略,比如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等。
4.孩子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体育、音乐、绘画、陶艺等兴趣爱好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其个性、情绪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5.要学会寻求专业帮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要正确认识、重视心理问题,切勿讳疾忌医,在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6.知晓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很特别的一段时期,需要家长、老师、孩子了解、掌握这段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征,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社会、家庭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调试策略,如人际交往技巧、学习适应策略、考试焦虑调整技巧等。
作者:吉林省长春市心理医院(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治疗师付佳
本文由吉林省长春市心理医院(长春市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桑红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