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419802679200972804.jpg

不去上学沉迷网络?青少年“游戏成瘾”需如此教育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9-12-06 作者:魏思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94亿,其中,12岁到16岁的青少年是网络游戏成瘾的高危人群,也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那么,什么是游戏成瘾?如何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呢?

  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牛雅娟表示,游戏成瘾为通俗说法,专业名词称之为游戏障碍,在2019年5月25日的世界卫生大会上,已将游戏障碍纳入精神疾病的范畴。12~16岁的青少年,其大脑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对行为的控制力不强,所以游戏障碍易“找上”他们。

  游戏障碍主要是一种游戏行为的模式,其核心特征有以下几点:

  1.对游戏行为是失控的,包括对游戏的开始、结束,玩游戏的时间、频率、场合等都处于无法控制的状态。

  2.日益沉迷于游戏,丧失了其它兴趣爱好。

  3.出现一些负面问题,如不上学,影响人际关系,对学业、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那么,游戏障碍该如何治疗呢?牛雅娟介绍,形成游戏障碍的病因较为复杂,与生物、心理、社会等都有关系,其与其他精神疾病相同,在治疗方式上属于综合治疗。其中,心理治疗非常重要。根据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即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孩子在玩游戏之后,特别容易在游戏当中获得归属感、成就感、愉快感、幸福感。对孩子而言,家庭治疗很重要,包括对其父母的治疗,直接和游戏“较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其次,牛雅娟提到,在临床上他们会为孩子做动机增强的强化治疗,如有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根本不需要改,这样的孩子就没有动机,需要让其变得有所动机;有些孩子懵懵懂懂,觉得自己好像有点问题,但觉得问题不大,又没有下决心真的要改变,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让他确定真的需要改变,使其明确游戏真的带给他很多问题。

  第三,在临床上,认知行为治疗也较为多见。有些孩子对自信的认知,包括对学业困难、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认知都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非常不开心,更愿意在网络中寻求快乐,对于这样的孩子,认知行为治疗非常重要。

  最后,牛雅娟介绍了行为替代脱瘾治疗的方法,即对一种物质成瘾,就用另一种物质去替代。游戏是一种成瘾行为,需要帮助患者找到除了游戏之外,能让其获得归属感、愉快感、成就感、幸福感的爱好。

  受访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牛雅娟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