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9).jpg

越委屈越想放纵自己?教你3招应对“内疚快感”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01-12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越是委屈的时候,便越想放纵自己。比如刚刚和男朋友分手的女孩可能会“化悲愤为食量”,一改往日浅斟细饮、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变得狼吞虎咽、胡吃海喝起来,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被称为“内疚快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内疚快感”呢?

  “内疚快感”并非十恶不赦,适当放纵具有治愈效果

  首先,产生“内疚快感”情有可原,不必为此过于担心。人的意志力在一段时间内是有限的,每当我们通过意志力抵御诱惑,或让自己在不愉快时保持镇静,意志力就会有所降低。如果我们持续强迫自己做一些需要耗费意志力的事情,就有可能陷入更大的心理冲突。因此,我们应该放宽心态,认识到适当的放纵是合理的,比如对于想要保持身材的人来说,如果在大部分时间都坚持了健康的饮食习惯,那么就没有必要因为偶尔多吃了一个冰激凌而产生负罪感。

  同时,“内疚快感”并非一无是处,

  适度的内疚感可以增加期许、增添刺激,在内疚之后的适当放纵具有一定的治愈效果,可以让我们获得额外的乐趣、迅速恢复意志力。比如对于备考的考生来说,如果已经夜以继日地连续学习了好几周,并且感觉自己已经精疲力竭,那么不妨看场电影放松一下,这会让自己精力充沛,进而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内疚快感”并非唯一治愈手段,要警惕每一次放纵

  “内疚快感”虽然具有一定的治愈效果,但并非唯一的治愈手段,在面对委屈时,我们可以通过更加健康的方式来治愈自己,比如听一段轻音乐、看一场治愈电影等。同时,

  习惯性地用放纵的方式来满足、慰藉自己,会打破生活节奏和生活规律,不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偶尔的放纵,但必须警惕自己的每一次放纵,而且在放纵之后需要反思自己放纵的原因是什么,下次应该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等。

  “内疚快感”只适合自我放纵,勿在放纵时伤害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内疚快感”只有在单纯地自我放纵时才会有治愈效果,放纵时切勿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如果我们因为自己委屈,便对周围的人恶语相加,这种方式非但不会产生放松、治愈的效果,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失望、内疚、后悔等负面情绪,进而引发更加强烈的内心冲突和矛盾。

  (唐义诚)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