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7).jpg

"小毛病"也可引发精神疾病 这3个"致病陷阱"应警惕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03-13

  很多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上,认为只有“家破人亡”等剧烈刺激才会导致精神疾病,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毛病”也有可能成为精神疾病的导火索或助推器。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学教育家罗杰·霍克在其著作《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向大家介绍了3种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致病陷阱”,一起来看看吧。

  别给自己、他人贴标签,“被精神病”要不得

  1973年,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开展了一项实验,他招募了7名志愿者假扮精神病患者,让其先接受医生检查,并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然后被送入精神病院。到了精神病院后,这些人不再假扮精神病患者,而是采用正常的行为方式生活,通过正常的思维、语言与人沟通等,但在他们住院后的20天内,医务人员并没有识破他们的“真面目”,仍然把他们当做精神病患者。这项实验说明个体一旦被贴上“精神病标签”,其他人会不假思索地将其当做精神病患者来对待。

  而就个体本身来说,标签会成为其“自我实验预言”。举例而言,如果一个人给自己贴上了“强迫症”等标签,其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进行自我暗示,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表现得像“强迫症患者”一样,进而更容易患上强迫症。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切勿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

  别总打击自己,过于无助或引发抑郁症

  1967年,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做了一项实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对狗进行了束缚,使其无法躲开电击。在最初面对电击时,狗尝试躲避,但都失败了,如此反复数次之后,狗意识到自己无法躲避电击,于是便放弃了尝试。之后,研究人员将狗带到新环境中,给予其躲避电击的有利条件,但狗仍然对电击置之不理。

  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是指在后天经历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有些人在从事高难度工作时,习惯于自嘲“无能为力”,觉得自己“被打击习惯了”,于是便接受“命运”,变得消极、悲观。而这种消极、悲观的心理往往会使其更加无助,长此以往,就会引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切勿总是打击自己,要多给自己些勇气和信心。

  别树立太多假想敌,警惕“情绪性嫉妒”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忙碌工作一整天,回到家后发现妻子或丈夫在悠闲地看电视、吃零食,于是“怒火中烧”,非常不爽;如果回到家后发现妻子或丈夫与自己一样疲惫,便会感觉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心里也会觉得十分舒服,这种心理被称为“情绪性嫉妒”。

  通俗而言,情绪性嫉妒就是在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时,内心产生的一种不平衡感,这种心理普遍存在于各种有比较的地方,比如职场、学校等。适当的情绪性嫉妒可以激发斗志、提供动力,但如果树立太多假想敌,让自己时刻处于比较的情境中,就会带来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宣泄,就有可能使情绪性嫉妒演化为“病态性嫉妒”,成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因素。因此,大家要学会适当降低期望,并将“与别人比较”转变为“与自己比较”,在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提升自我。(唐义诚)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