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258616241715151071.jpg

远离烹饪坏习惯,吃得才健康

保健益谈 2019-11-21

  要是有这些烹饪坏习惯,在家做饭可不一定比外卖更安全。

  坏习惯1:抹布混用不消毒

  很多人喜欢边做饭边清理厨房的台子,既保持卫生又节约时间。但他们往往习惯用一块洗碗布,就将所有需要清洗的东西都搞定。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引起细菌的交叉感染,危害健康。

  因为厨房里的抹布,大多时候被随手撂在水池边或操作台上。在潮湿的环境下,抹布就会成为细菌的温床。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家庭厨房卫生调查白皮书》显示,对抹布的抽样调查中,单块抹布细菌总数最高达到约5000亿个。

  建议用完抹布后将它清洗干净,并用沸水煮20分钟~30分钟,也可用家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或放入微波炉内高温档加热1分钟。其次,过于油腻的抹布要及时淘汰。此外,厨房抹布还必须按需求分开使用,做到“专布专用”,避免细菌交叉传染。

  坏习惯2:生熟不分染细菌

  许多生食可能带有沙门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致病菌,需要经过加热处理后才能食用。但如果在加工、贮存过程中不注意将它们与熟制食品分开,如用切过生食的刀和砧板切熟食品,盛过生食品的容器未经洗净消毒就用来盛放熟食品等,就有可能将生食品上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致病微生物污染到熟食品,从而导致细菌交叉传染。

  在厨房要注意生熟分开。如在储存、加工食物时,应使用两套刀具、器皿、案板等,分别处理生、熟食品,不能混用。实在没有两套刀具、器皿、案板时,应用清洁的工具和器皿先处理熟食,再处理生食。

  坏习惯3:炒菜油温烧到冒烟

  许多人认为必须把油烧到冒烟时才能炒菜,但这其实是一个烹饪误区。

  食用油烧到冒烟时,温度一般达200℃以上。一方面,在这种温度下,人体所需的各种脂肪酸多被氧化破坏,油脂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也被大量破坏,从而使食用油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油温过高时,也会破坏食材的营养,如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在高温下大部分会被破坏,尤其是维生素C在温度高于70℃时就会被大量破坏。更严重的是,食用油的温度高于发烟温度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超过发烟温度的幅度越大,产生的有害物质越多。

  因此,炒菜时应把油温控制到6、7成热左右(即手面能够感觉到它的温度的时候,大概150度左右)。

  坏习惯4: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

  有人为了省事或觉得锅比较干净时,就会不刷锅直接做下一道菜。如“刚炒完个鸡蛋再炒个蔬菜呗”,不仅免去洗锅,还可以节约用油。首先,这样做会影响味道和色泽。其次,炒完菜后锅底会出现棕色或黑褐色的黏滞物,当它被被连续加热后,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对人体健康不利。

  因此,建议大家每炒完一道菜将锅清洗干净后再炒下一道。虽然耗时,但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还能防止下一道菜的口感和卖相受到影响。 

  作者:华东理工大学 刘少伟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保健益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